
编者按
岁末冲刺的号角已吹响,四季度作为全年收官的“决胜期”,是检验担当的“试金石”,更是谋划来年的“窗口期”。当前,全区上下正锚定“第一方阵”目标,以奔跑之姿决胜全年。即日起,本报开设“锚定第一方阵 奔跑冲刺全年”栏目,全景展现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突破的生动实践。让我们一同感受这全力冲刺的脉搏,为夺取全年胜利凝聚磅礴力量!
金沙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全区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紧扣“大金沙”繁荣计划,全面压实责任、强化担当,通过激活产业引擎、优化发展路径、深化民生改善,全力冲刺“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街道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作为金沙街道核心区的重点产业载体,总投资30亿元的赫联聚兴产业园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园区规划用地235亩,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目前一期8栋厂房已全部竣工并达到交付标准,不少企业正加紧内部施工,为入驻投产做最后准备(见上图,卑多敏 摄)。
“截至今年10月,园区已招引企业25家,重点聚焦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汽车零部件等高新技术领域。”园区招商总监阮琴介绍,园区以16米大跨度空间、10米超高层高的硬件优势,可满足多样化生产需求。“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吸引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并启动二期A5、A6两栋厂房的招商预售,其四层大平层设计将为企业提供更开阔的生产研发环境。”
据了解,园区通过“招商物业+产业运营”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已成为培育优秀企业的重要平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经济发展是城市繁荣的命脉。我们将以‘大金沙’繁荣计划为契机,围绕‘青年友好城市业态’定位,走好‘精一强二优三’发展之路。”南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施璐表示,金沙街道正从农业、工业、服务业三产协同发力,构建多元发展格局。
农业领域,街道以万亩粮田为核心、四村联建为抓手,加速推进现代农事服务中心“一平台六中心”和番茄小镇二期等工程,打造农文旅融合样板;工业方面,提速5个项目征地节奏,加快组卷进程,确保肆叶二期、船舶配套项目春节前开工,并深化与高新区合作,推动链主型项目落地二级载体平台;服务业紧盯银河片区、建设路两大重点商圈,通过组织促消费系列活动,焕发主城活力。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金沙街道始终将“民生温度”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度量衡”,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连日来,街道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加速推进。此次改造聚焦居民多次反映的墙面脱落、渗漏等问题,采取“定制化施工+精细化管理”模式,东市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吴蕊蕊介绍:“我们对小区住户的晒台数量、空调位置、漏水情况等进行全面摸排,并收集改造意见,居民支持率达100%。”
今年街道计划投资1.48亿元,改造3个片区7个小区,涵盖外墙翻新、雨污分流、停车位增设、健身设施新建等20余项内容,预计10月底完成外立面更新,城东小区、虹南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及“四个天”外立面改造将确保年底前全面竣工。此外,街道还加速推进“红聚家园里”建设,优化物业服务,推动小区治理从“有形覆盖”向“有效服务”升级;改造两处农贸市场、丰富“口袋公园”功能布局、多措并举推进电梯加装,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发展既要‘速度’,更要‘安全’。”施璐表示,街道将统筹发展与安全,扎实做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等底线工作。当前,街道正持续推进消防安全、城镇燃气、“厂中厂”等领域隐患排查整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落实“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访制度,以更优作风化解群众矛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锚定目标不松劲,冲刺全年再加力。金沙街道正以“大金沙”繁荣计划为统领,以实干笃行推动产业、城市、民生协同发展,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