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联聚兴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卑多敏 摄
正夏机械设备制造项目建设现场 卑多敏 摄
七月的通州,骄阳胜火,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建设热潮。
走进各地的项目建设现场,处处活力迸发:南通高新区总投资1亿美元的YKK AP高端门窗系统制造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十总镇的正夏机械设备制造项目1号厂房正在建设屋面结构;兴仁镇的宏德年产3万吨高端装备关键件精密机械加工项目主体厂房已竣工,目前正在试生产中;二甲镇的香派高端休闲零食生产项目六月底“五证齐发”,现已正式开工建设……
今年,通州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将14个板块划分为“1+4”五大片区,五大片区破除壁垒,攥指成拳,通过8场高频招商活动,实现了全域联动、资源共享的招商新格局。“131个签约项目、总投资近230亿元”——通州上半年“招商攻坚百日行动”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从招商一线的捷报频传到项目工地的“建设狂飙”,通州正以破竹之势冲刺“双过半”。
精准补链强链
助力产业链能级跃升
南通高新区的制局半导体封装模组项目建设现场机械轰鸣。
总投资10.5亿元的制局半导体封装模组项目主要为客户提供Chiplet模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克服大芯片设计、成本的限制。
制局半导体为何选择在通州布局?答案藏在园区的“链式思维”里——作为通州区重点打造的8条优势产业链之一,南通高新区围绕半导体产业开展“补链强链”精准招商已有多年。园区已汇聚了一批重量级“链主”企业,其中就包括国内领先的半导体干式真空泵制造商中科仪,拥有世界前三的ATE 0.26mm Pitch测试载板技术的圆周率,全国第一家AMB覆铜陶瓷基板全流程生产厂商威斯派尔等。“目前南通高新区已在半导体领域构建起成熟的产业生态,但高端封装测试能力的缺失,导致产业链协同效率受限。该项目的顺利开工恰恰可填补园区产业链中高端封装测试领域的短板。”南通高新区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季清华介绍。
未来,制局半导体将与通州半导体产业链形成深度“相依相生”的发展格局。制局半导体(南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伟表示,企业将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依托AI技术打造智能制造标杆产线,通过Chiplet模组的优异性能与集成化能力,为国家集成电路领域发展作出贡献。
家纺是通州最具辨识度的产业名片,高端家纺则是我区重点打造的8条产业链之一。落户川姜镇的“一带一路”远川(南通)中非家纺产能示范园项目是该镇“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打通国内外双循环”的重要布局。
长期以来,川姜镇凭借家纺加工与贸易的先发优势,成为国内家纺产业的核心产销区,但仍然存在传统织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型未完成、部分企业始终停留在平台电商的老思路等问题。“发展质态如何‘低转高’、产业层次如何‘大转强’”成为川姜镇党委政府主要研究的课题。
在得知中国远东集团有投资意向后,川姜镇第一时间与集团开展接触,总投资1.18亿美元的“一带一路”远川(南通)中非家纺产能示范园项目顺利落户川姜镇。
项目拟规划产能合作国际服务窗口暨产能示范常设展馆,家纺产能合作产品研发展示区,家纺生产基地,人才公寓楼,中亚、非洲风情文旅中心等五大区域。
“目前桩机已进场开始试桩施工。”川姜镇企业服务干事花亚楠介绍,远川(南通)中非家纺产能示范园项目是一个产业上下游链接的纽带型项目,建成后,将推动中亚及非洲产能合作,提升中亚及非洲贸易水平,每年将举办一次“一带一路经贸洽谈会”,建立中亚及非洲贸易长期合作机制,实现国际国内贸易双循环,也将带动川姜家纺功能定位进一步升级。
除此以外,华为南通数字经济创新协同中心、瑞谷科技、汉和智能储能等一批含“精”量高的项目相继落户,通州产业链能级在精准靶向下加速跃升。
项目建设火热
筑巢引凤打造平台载体
位于金沙主城区核心地段的赫联聚兴产业园正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2024年3月开工的一期项目,2025年8月8栋厂房即将交付,项目去化率近40%;二期建设同步提速,预计10月竣工。“我们同步推进管网、道路、跨河电力工程,一期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期转入精装,后续将完善管道铺设和园林绿化,确保高品质交付。”产业园招商总监阮琴介绍,该园以“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为定位,将成为都市型产业集聚的新地标。
在纤意坊创意产业园二期现场,22栋建筑已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
该项目由江苏金太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建设大家纺小家居专业展馆、家纺家居研发与创意设计中心、行业公共配套及人才配套空间等。“项目建成后,将为南通家纺产业升级发展提供平台载体支撑。”产业园策划部经理杨锐介绍,他们一边紧盯项目建设进展,一边派出精锐招商队伍外出考察招商,“我们已经去往云贵两省的主要家纺批发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招商,目前有几家已经初步有了入驻意向。”
“我们始终坚持‘一切盯着大项目干,一切围着大项目转’,聚焦省、市重大项目,产业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新增长点项目,以‘慢不得’的紧迫感提速项目建设。”区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马燕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区列入省级重大项目7个,其中实施项目5个,截至目前,实施项目已开工4个,开工率80%;入围市重大项目共计53个,其中实施项目41个,截至目前,31个新列项目已开工30个,开工率达96.8%。
全生命周期服务
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项目高效落地、快速推进的背后,是“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的强力支持。今年以来,区项目办不断深化“三天一巡、每周一报”“周例会、月观摩、家家到”等推进机制,高频次、高效率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
南通苏通分离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自2010年落户东社镇以来,始终稳健发展。2024年,企业有意规划新建苏通科技化工反应及分离设备成套装备项目,但由于东社镇土地资源受限,项目推进一度遇阻。在招商信息交流“双周例会”上,东社镇分管领导上报了这一难题,在镇区两级的调度下,最终新项目在南通高新区落户。
“落户后,南通高新区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包括‘拿地即开工’等工程手续全程帮办代办,项目才能快速推进。”企业副总经理杨伟东告诉记者,目前企业结构厂房正加紧建设,预计今年8月封顶,明年一季度全面投产。
7月3日,位于兴东街道的宝雪项目正式开工,而就在前期总平图送审过程中,项目推进还受到了小小的梗阻。
原来,在前期总平图送审过程中,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现图纸中主体建筑下存在电缆,经实地考察发现地块红线内西北侧确有一小段电缆线,无法确定是否会对后续施工产生影响。区项目办在例行“三天一巡”过程中得知此情况后,为了保证不耽误项目进展,立即组织并推进相关工作,“我们第一时间就打电话联系了兴东街道、区供电公司进行对接,随即组织相关部门到现场勘察。”区项目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后经供电部门研究论证,确认了相关电缆线不影响施工,就立即通知审批部门和企业抓紧时间推进审图。
制局半导体项目从首次来访到签约落地仅用时50天,YKK AP从签约到开工建设仅8个月,安费诺、深南电路等行业龙头企业陆续在通追加投资建设三期、四期……“万事好通”的营商环境成为通州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百日攻坚的硝烟未散,“夏季攻势”的冲锋号已然吹响。通州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打破壁垒中汇聚合力,在精准招商中锻长板补短板,在服务护航下全速冲刺,为决胜“双过半”交出高质量的通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