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聚焦“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绘就通州发展蓝图。作为通州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金沙街道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产业”提档促“城市”繁荣,在高质量发展中扛起主城担当。
科创引擎轰鸣: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金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卫忠的办公桌上,一份《科创产业攻坚行动方案》格外醒目。方案明确提出,要以5000平方米科创人才孵化器为“强磁场”,主攻科创制造业项目招引,年内实现14个项目签约落地、7家企业达标入规。这一目标的背后,是金沙街道对“产业兴城”战略的深刻践行。
走进位于街道核心区的金沙人才科创中心,一楼展厅中企业研发硕果累累。这个由金沙街道投资、北京创客智胜基金运营的创新平台,自2025年1月成立以来,已成为新材料、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孵化摇篮”。中心负责人巩毅君介绍:“我们聚焦通州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的产业定位,已吸引博士人才企业12家、高企子公司6家。”
位于中心5楼的江苏立能保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在测试新研发的直流系统安全监控装置,该产品可用于新能源车充电场景,即将进入量产阶段。“中心提供的‘拎包入住’式服务,让我们能全身心投入研发。”企业研发生产经理冯涛道出了人才扎根金沙的心声。
项目攻坚突破:老城蝶变的“速度与激情”
在新金西路美居酒店项目施工现场,最后一批软装材料正有序进场。从老旧商业用房到3500平方米的城市新地标,这座由南通星辰酒店管理公司投资4600万元改造的高端精品酒店完成了“华丽转身”。“一层是融合咖啡吧、餐厅的共享空间,二层以上150间客房采用智能家居系统,会议中心、健身房、洗衣房配置齐全,预计10月底试营业。”项目负责人陈薇介绍道。
美居酒店的“焕新登场”,是金沙街道“城市更新+消费升级”战略的生动注脚。项目加速、产业提档、城市繁荣,环环相扣。“今年下半年,街道将加速项目落地转化,重点推进4个工业项目、1个服务业项目开工建设;积极策应赫联产业园项目招商,推动14个项目进驻,确保年底达规不少于7家。”张卫忠说。
城市功能跃升: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以前晚上遛弯只能在小区转,现在晚上的夜市开了,吃喝玩乐啥都有!”家住为民路附近的施阿姨笑着说。傍晚时分,文峰大世界门口的非遗集市开启夜间文化盛宴,蓝印花布、钩针编织等传统手工艺作品精美得让人挪不开眼;馒头糕团、猪头肉等非遗美食香气扑鼻,勾着大家的馋虫;糖画摊位更是热闹非凡,孩子们围着摊位,人手一支造型独特的糖画,笑意盈盈。这是金沙街道培育“夜间经济”的成果之一,也是街道“补齐配套短板、拓展消费场景”的务实举措。
围绕区委全会“城乡融合发展”要求,金沙街道正加速构建“便民生活圈”:重点打造银河新区、建设路商圈;精准划分111个红色物业治理单元,提升小区服务水平;依托万亩粮田、番茄小镇打造的“农耕研学基地”,打响近郊农文旅融合发展特色品牌。“我们计划全年新增‘四上’企业30家,服务业指标高质量完成,商贸指标对全区贡献度再提升。”张卫忠在街道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掷地有声。
作为通州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金沙街道正以“产业提档”为笔、以“城市更新”为墨,描绘着产城融合的崭新画卷,用实干担当书写着主城繁荣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