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孙占彪烈士陵园:雪松长存 英魂永驻

发布日期:2025-09-25 作者:顾碧清 翟添翼 俞烁 高 颖 龚楚楚 阅读:396

在二甲镇宝云山村,有一片被岁月与敬意深深镌刻的土地——孙占彪烈士陵园。这片庄严肃穆的土地上,长眠着一位年轻的抗日英烈孙占彪,他用生命守护了这片土地的尊严。

一踏入陵园,常青傲立的雪松和巍峨屹立的纪念碑映入眼帘。陵园似一部无声却充满力量的史书,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树叶都在静静诉说着往昔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行走其间,仿佛能听到历史的低语,感受到那段岁月留下的厚重回响——那是战火纷飞中的呐喊,是英勇无畏的冲锋,更是对和平正义的渴望与坚守。

“孙占彪烈士,这位英雄牺牲的时候年仅21岁!”陵园内,村民季淑娟站在纪念碑旁,缓缓地向记者介绍道。“孙占彪是原南通县余西乡五福桥人,就是我们这儿土生土长的孩子。”季淑娟的言语中带着一丝亲切与自豪,“他自幼机智勇敢、胆略过人。1938年,日军侵占南通,年轻的孙占彪目睹了侵略者的暴行。为了抗日救国,他毅然从军,参加了国民党苏四区特务总队。”

在抗日战场上,孙占彪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数次英勇对抗。他虽年少,却智勇双全。他紧跟中国共产党,率领抗日武装,神出鬼没地打击日军,使敌人闻风丧胆,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1940年11月25日,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北兴桥成立后,孙占彪立即率部至北兴桥,要求参加新四军,其部当即与县警卫营合编为县独立营,由他任营长。翌年2月,部队扩充为独立团,孙占彪任团长;后部队再次扩编为南通县警卫团,孙占彪任副团长。

“1941年6月29日,为以胜利迎接党的生日,孙占彪率两个班战士于五福桥伏击日军,在追击过程中,他不幸负伤。”季淑娟手指轻轻拂过碑身,眼神中充满了崇敬与怀念,“当时,因为医疗条件有限,孙占彪因伤势过重,一周后不幸牺牲……”

为纪念孙占彪烈士,传承其抗战精神,1990年4月6日,孙占彪烈士陵园建成,并于2020年4月5日进行整修。陵园正中,一座高5.1米的纪念碑,正面“孙占彪烈士永垂不朽”九个大字刚劲有力;碑身背面,则刻有孙占彪烈士的事迹,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人们对烈士无尽的敬意和怀念。这份敬意跨越岁月的长河,在时光的流转中愈发深沉、纯粹。在纪念碑的后侧,分布着九座散葬烈士墓。这些烈士与孙占彪一样,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英雄虽逝,精神永存。今日,我们所享有的和平与繁荣,是无数如孙占彪那样的烈士,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以铮铮铁骨、血肉之躯所换来的。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这,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