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四方科技集团罐式集装箱三期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作为企业的技术总负责人,张俞忠时刻关注着三期生产线的调试情况,坚守在技术研发与生产一线。
张俞忠深耕冷链与罐式储运装备领域二十余年,从技术骨干成长为企业核心管理者,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推动企业年产值不断攀升。同时,他也是一位心系民生的政协委员,扎根基层倾听民意,用务实提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用企业力量反哺乡村发展。
扎根实业二十载,铸就行业标杆
自2002年加入四方科技集团以来,张俞忠从一名技术设计人员逐步成长为负责企业技术、生产与研发的核心高管。他亲历了集团从冷链速冻设备起步,拓展至罐式集装箱、节能板材等多元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去年,企业年销售额接近20亿元,背后离不开他对“从订单到交付”全流程的精益管理与坚持研发创新的持续投入。
2007年,公司决定上线罐式集装箱项目,这在当时是一个尚未开拓的新领域。2008年,公司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最难的是生产线的安装和调试。“新设备的参数匹配、生产线的流程优化,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团队只能边摸索边调整。为了赶进度,我们常常工作到深夜,凌晨两三点的车间里,总能看到我们围着设备讨论的身影。那段时间,车间就是我们的家。”张俞忠回忆道,当年4月,第一台罐式集装箱成功下线,为企业开辟了全新增长极。这条凝聚着团队心血的生产线如今已发展为行业标杆,年产能达1.2万台,其中特种集装箱年产3000台,公司成为全球罐储物流装备领域的重要供应商。
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张俞忠从未停下脚步。2018年,他又负责标箱扩产线建设,从基建到投产全程跟进,面对自动化程度提升带来的新挑战,凭借此前积累的经验,带领团队攻克了设备联动调试等关键技术。在他的推动下,“T75真空绝热罐式集装箱”通过第三方严苛测试,“二氧化碳跨临界智能制冷系统”即将试产,“高效洁净螺旋式速冻装置”获评“江苏精品”,一系列创新成果让四方科技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张俞忠始终秉持“精益生产”的理念。他主导的端框打砂工序自动化改造,用抛丸作业替代人工操作,使效率提升了3倍。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先后斩获“通州区区长质量奖”“南通市市长质量奖”等荣誉,连续多年蝉联“通州区经济发展贡献百强企业特等奖”。
履职尽责显担当,情系民生办实事
“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张俞忠2022年成为区政协委员后,始终牢记使命,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市场监管服务效率问题,他深入调研后提交《关于提升计量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直指基层监管人员不足导致的服务效率滞后等问题,得到区市场监管局的高度重视。该局有关负责同志上门沟通,不仅采纳了优化流程的建议,更建立起企业问题快速响应机制。“现在设备检定预约时间从7天缩短到3天,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张俞忠欣慰地说,看到提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坚定了他履职尽责的决心。
作为扎根兴仁镇三庙村的企业代表,张俞忠积极参与村协商议事活动。针对三庙村沈陈路与丁字路路口的交通事故频发问题,经过现场调研,他提出安装加强型橡塑减速带的建议,推动镇相关部门在路口三个方向安装减速带,消除了安全隐患。在兴西河整治工程中,他积极献计出力,提出加强常态化管护措施等意见,推动这条流经8个村民小组的河道焕发新生。针对三庙村村民反映的“田埂边界不清,导致邻里多年矛盾”的问题,他深入田间地头,积极走访、劝说,用“各让一步”的智慧化解了多代人的矛盾。
多年来,张俞忠坚持以企业力量反哺乡村。每年春节,他都会带队慰问村里的老年人,送去生活物资;参与三庙村田间排水管网改造,投入12万元建设近100米暗渠,解决了两个生产队的排水难题。“企业发展离不开地方支持,回馈社会是应尽之责。”这是张俞忠常对员工说的话。
前瞻布局谋未来,双向赋能谱新篇
去年,张俞忠主导的“高安全电子级洁净型危化品罐式集装箱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成功纳入2024年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获得市级补助资金300万元。该项目针对电子级高纯度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的高安全贮藏与运输的需要,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研制相应罐式集装箱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他还是《食品速冻装置 平板式速冻装置》的第一起草人,该国家标准有望明年完成报批,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
面向未来,张俞忠表示:“目前最重要的事是稳固发展。一方面继续抓生产、抓质量,高质高效完成在手订单;另一方面,坚持抓创新、抓研发,瞄准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新产品研制,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企业低温真空绝热集装箱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可实现小规模生产;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已完成研发设计,预计今年年底前可实现试产。“唯有创新才能突围。作为负责企业技术、生产与研发的重要一分子,我会继续在未来的工作中敦行致远,超越梦想。”张俞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