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中共江北特委:烽火征程插入敌占区的一把钢刀

发布日期:2025-08-28 作者:顾碧清 佘佳宁 宋凯​ 阅读:393

在我区兴仁镇温桥村五组,有一栋并不起眼的农家两层小楼,这是姚家渡开明绅士、时任国民党乡长吴质夫后人的房子。提及吴质夫,与之紧密关联的红色历史就不得不说起中国共产党江北特区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共江北特委”)。近日,记者跟随党史专家,一同揭开这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为开辟江北南通一带敌后工作,1938年8月江北特委在上海成立,唐守愚、陈伟达和吴佐成3名特委成员肩负着使命与责任从上海来到南通,第一落脚点选择了金沙。机关先设在金沙镇爱国人士姚味香家,同年底迁至马塘。”区委党史办党史科科长杨王军站在屋内的展板前,神情庄重地介绍,1940年春,特委将阵地迁至四安,隐蔽在吴质夫家开展工作。同年3月,特委在镇上开设“公兴百货商店”作为秘密联络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

中共江北特委1938年8月诞生,1940年9月奉命撤销。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里,特委在城镇、农村、部队、学校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先后创办《大众周刊》,开办苏北文化服务社、晓塘书店,发行进步书刊,广泛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同时,打入特务总队、抗战支队等国民党地方武装,争取控制了部分武装部队,使其成为真正的抗日队伍。他们还组建了抗战支队南通第一独立分队和第七区抗日自卫队,建立直接领导的部队。在中共江北特委建立前,通如海启地区党的活动已中断5年,三位委员的到来让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脉搏重新跳动,党的旗帜也在江海大地上再次高高飘扬。

沿着老屋外的小路缓缓前行,在离小楼20多米处,一座旧址纪念碑静静矗立,阳光下,“中共江北特委旧址”八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据杨王军介绍,中共江北特委旧址纪念碑于1994年建立,它不仅是对特委历史功绩的纪念,更是对革命传统与精神的继承与弘扬。

在城区横河公园内的中共江北特委纪念园,还有另一座纪念碑与之共同守护着这段革命记忆。中共江北特委纪念园是南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园内庄严肃穆的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雕塑高8米,主体部分似火苗,寓意着江北特委与热血的通州儿女携手共进、奔向辉煌的壮丽征程;红色长廊的橱窗内,图片、文字细细阐述着中共江北特委的活动历程。“中共江北特委纪念碑历经三次迁建,1985年纪念碑建于原南通县招待所(金沙姚家旧址)大门南侧,1998年在江北特委诞生60周年之际,纪念碑又迁建到通州区实验小学门前。2012年,纪念碑最终矗立在了横河公园内。”杨王军向记者细述着每一次迁建的历史。

中共江北特委如同一把钢刀插入了敌占区,在通州大地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让抗日救亡的火种在江北大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历史的长河奔涌向前,信仰的底色持久未变,如今,那束信仰与热血交织的光芒,依旧照亮着我们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