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区烈士陵园:汇聚红色记忆的历史殿堂

发布日期:2025-08-26 阅读:340

在通州,有一片承载着热血与荣光的红色土地——通州区烈士陵园。这里的每一寸草木都见证着革命岁月的峥嵘,每一块墓碑都镌刻着烈士的赤子之心。历经三次重建与扩建,陵园于2022年初焕新开放,如今已成为集缅怀先烈、革命教育、国防教育于一体的重要红色阵地。近日,记者走进通州区烈士陵园,聆听历史回响,探寻这座红色殿堂背后的故事。

“通州区烈士陵园目前有通州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通州区国防教育馆两大场馆。”讲解员马佳唯介绍,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面积约2000平方米,秉持着“以史叙事、以事带人、以人见精神”的布展理念,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声光电等现代化技术,收录了3000多名献身烈士的名录及事迹,系统展示了通州人民光辉的战斗历程。

在浩如星海的英烈之中,邢法与袁世晃两位少年烈士的故事尤为感人。“他们都是《南通报》的记者,用笔墨作刀枪,在宣传战线战斗到了生命最后一刻。”马佳唯的讲述带着深深的敬意,“1941年,日军轰炸学校附近,邢法目睹惨状后毅然辍学参加抗日;袁世晃曾与父亲用菜刀砍死伪军,却被敌人烧毁家宅,家园被焚、流离失所的遭遇早早地在他心中种下抗日的种子。”

1944年3月18日,正值反“清乡”斗争最艰难的时刻,两人外出采访时落入敌手。“敌人严刑拷打一个多月,他们始终守口如瓶。1944年4月下旬,敌人将他们押赴刑场,沿途两人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闻者无不落泪。”马佳唯指向陵园内的一座白色双人雕塑,声音哽咽,“这就是他们的雕像,你看他们那坚毅的目光、那奋勇向前的姿态,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

如今,烈士陵园已成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年均接待量近4万人次。从墓碑上的名字到鲜活的故事,从零散记载到系统再现,通州区烈士陵园让红色历史“活”了起来。正如马佳唯所说:“这里不只是纪念牺牲与奉献,更是要让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让信仰的火种代代传承下去。”

记者钱吴蝶 季俊杰 王曼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