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3月1日修订的《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快递上门”新规已满一周年。该规定明确,未经用户同意,快递企业不得擅自将快件投放到智能快件箱、快递服务站等末端设施,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那么,新规执行情况究竟如何?近日,记者展开实地探访。
上午9点,记者在金色城邦小区看到,快递车陆续驶入。顺丰快递员喻马鑫一边卸货理货,一边介绍:“像金色城邦小区,我们基本都会送货上门。送货前我会挨个联系客户,按他们的要求放置快递,有要求把快递放电梯里的,要求放丰巢或菜鸟驿站的各占三四成。像金通家园小区,送货上门率超九成,很少放驿站和丰巢。放驿站的话,每件快递要扣0.5元,相对来说我更倾向送货上门的方式,还能提高客户满意度。”
小区菜鸟驿站内,前来取件的居民不断,工作人员胡炜一边对包裹进行归纳放置一边回忆道:“新规刚实施时,快递员特别忙,要逐个和顾客沟通放件位置。顾客要求送上门就送,要求放驿站或智能柜的也安排妥当。”她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居民的取件需求,驿站也越来越便民化。“对于存放在驿站的包裹,24小时都能取件。小区年轻人多,晚上8~10点是取件高峰,扫码就能进出库,很方便。遇到需要冷冻、冷藏的快递,驿站也有专门冷柜存放。”正在驿站取件的居民李爽告诉记者:“新规挺好的,能直接和快递员沟通,我要是没时间,就选驿站或丰巢自提;遇到有大件或不方便拿的快递,就让快递员送上门或放电梯,很安全。”
新规明确要求“快递员必须确保按时将包裹送达并征得客户确认”,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当下快递件配送量较大,特别是在促销高峰时期,快递员面临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送货上门,我们快递员会更加辛苦一点,尤其是老旧小区没电梯,爬楼送货耗时费力,送货上门的实际操作难度不小。”通州菜鸟速递工作人员丁泽岳表示,虽然难度增加,但对业务也有好处,“派送的时候能帮客户寄件,对业务也有帮助,毕竟服务好才有竞争力。”
总体来看,“快递上门”新规实施一年来,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上有一定成效,顺丰等部分快递公司落实较好,菜鸟驿站等末端服务也在优化。但要让新规更好落地,快递企业需优化资源调配和配送流程,快递员要提升服务意识,消费者也应多些理解,共同推动快递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