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当被执行人李某将最后一笔执行款支付后,通州法院执行干警徐修江终于将手机里设置了22个月的提醒闹钟关掉,经过近两年不间断地督促李某履行,7万余元的执行款终于全部履行完毕。
这是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执行人李某酒后借用闫某的小轿车,将丁某撞伤。通州法院作出判决,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内赔偿丁某因交通事故所致损失合计12万元,驾驶者李某赔偿73419.16元,车主闫某赔偿82893.92元。
判决生效后,原告丁某未能等到赔偿到位就不幸离世。丁某的配偶、父母及两个儿子怀着悲痛的心情向通州法院申请执行。
车主闫某家庭条件较好,执行很顺利。而在依法发起对驾驶者李某名下银行存款、股票账户、机动车以及不动产等财产查询后,却未能发现可供执行的财产。
“2020年6月与前妻离婚,我独自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现在的妻子也已怀胎数月,在家待产。每月仅靠我在饭店打工才有五六千元的收入,要养整个家……”李某在配合调查的过程中向执行法官诉起了苦衷,但他也表示愿意分期履行。
一方面要确保兑现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保障被执行人家人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徐修江一直将这个案件记挂在心,于是他给自己的手机专门设定了事项提醒闹钟,每月10日发微信督促被执行人李某不要忘记承诺,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履行。
就这样,从2023年1月到2024年10月,徐修江每月都盯着李某履行不少于三千元。为了让双方都见证到彼此的不易,徐修江还为双方当事人建了一个微信群,让申请人一家不仅能感受到被执行人的诚意,也能实实在在地看到法院执行的每一步。经过22个月不间断的督促和不折不扣的履行,这起案件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