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厂中厂”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精准监管,近日,区应急管理局印发《通州区“厂中厂”安全生产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同步印发了《通州区“厂中厂”不予准入(清退)清单(试行)》,通过精细化、差别化的监管手段,构建层次分明、高效有序的安全生产监管新模式。
《管理办法》精准聚焦“厂中厂”企业多元化的规模特征与行业特性,量身定制差异化的监管方案,实现对各类风险的精准识别与有效应对。安全生产分级标准按风险等级、监管难易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实行以一年为周期的动态调整,突出重点区域、高风险场所,在监管层级、检查频次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管理。
同时,发布的“不予准入(清退)清单”清晰列明了不得出租及清退的具体事项,对既有“厂中厂”存在不予准入情形的,责令限期整改消除,拒不整改或无法整改的,予以清退。加大对出租企业及承租企业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严控安全生产的入门标准。
为确保政策落地生效,区应急管理局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发放宣传材料、开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增强出租方和承租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引导企业主动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和完善监管模式与方法,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