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场狂风骤雨过后,环顾希望苑小区,场地整洁、路面畅通,这座静谧的老小区焕发着新生机。而在小区改造以前却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乱象”。
希望苑小区位于金新街道,建成于1998年,共6栋住宅楼158户住户。因年代久远,希望苑小区管网老化、居民停车难、“飞线”等问题突出。2021年,区政府将希望苑、景怡花苑、八角亭东二区等小区纳入老小区改造工程,投入3000万元。
去年9月3日,希望苑小区改造工程开工,总投资1010万元,改造内容包括屋面维修更换为琉璃瓦屋面,外墙立面出新、刷防水涂料,新建雨污水管道、供水管道、燃气管道,供电管线及通讯、网络管线入地埋设,传达室原地新建,增设门禁、监控等安防技防设施,新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装置,增设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项目。
杂乱无章的“飞线”横跨小区上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存在安全隐患。区住建局、金新街道办事处、金南社区居委会三级联动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联合区通建办、区水务公司、南通华润燃气、通州供电公司等部门,通过实施供水、供电、供气管道及通信、网络、有线电视等线路改造,重点整治了墙面线管杂乱、废弃线管未清除等各类不规范问题。
今年,我区还将“飞线”整治纳入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投入1192万元,分三批对全区1969栋居民楼进行布管纳线,整治范围为通吕运河以北、古盐路以南、金龙路以西、金洲路以东主城区范围内需要对架空管线进行整治的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物管小区等小区和零散楼栋,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现在进入小区心情特别舒畅,原来盘旋在小区上空的‘飞线蛛网’全部消失了。经过改造,老旧的希望苑焕发了新生机,大家别提多高兴了。”陆文博是希望苑小区20多年的老住户,对小区每一处细微的变化如数家珍,“现在不仅安全有了保障,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据介绍,希望苑小区改造工程为我区近年老旧小区改造内容较全、改造标准较高的小区,屋面改造、外墙出新及充电桩建设均为通州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首创。小区改造后,如何保持良好的环境成了居民普遍关心的问题。陆文博说,此前小区一直由业主委员会管理,现在小区居民都期盼有物业公司入驻,实现物业市场化运作,巩固改造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
在我省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坚持以人为本实施改造。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居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区坚持群众在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竣工验收等改造工程全过程的参与,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真正打造成百姓满意的惠心工程。
2012年以来,我区累计实施改造了124个老旧小区(含零散宿舍楼),涉及765栋楼、27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约2.9万户,通过实施雨污分流、修复硬化路面、增设停车点位等,有效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
从2021年开始,我区按照国办出台的指导意见和省、市印发的实施方案,坚持“一区一策”“一楼一策”,按照“先急后缓、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对希望苑、景怡花苑、八角亭东二区、市民广场、食品新村、星源城等6个小区进行新一轮改造。
我区把“补短板、强功能、惠民生”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实际情况和居民意愿实施综合改造,着力改善和提高居住条件和功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