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我区先后荣获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和南通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9个镇11个村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即日起,本报开设“生态文明在通州”专栏,通过采访报道,展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掀起宣传高潮,让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近年来,通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创成全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着眼于长远,我区将继续积极探索生态通州、绿色发展的新道路,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擦亮通州生态名片。
据了解,到2020年底,通州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在全市6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三,比五年前提高11.9个百分点。12个市考以上水质断面达标比例和优Ⅲ比例实现“两个100%”。先后建成省生态文明示范镇9个、省生态文明示范村11个。2020年3月,创成全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经过近几年大投入、高强度、系统性的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接下来,我区将围绕“保生态、美环境”的要求,持之以恒抓重点、攻难点、强弱项。保持攻坚力度破解治污难题,深入开展亮剑执法行动。延伸攻坚深度精准源头管控,建立严格的生态红线管控制度,落细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公益诉讼。持续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扩大创建覆盖面,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擦亮生态名片。“我们要形成一对一的工作方案,精准推进水、空气和土壤三大攻坚战,持续提升我们通州生态文明质量。”副区长曹建新表示,“我们要把已经发现的、老百姓身边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通过各个职能部门联手推动解决,给老百姓一个更好的生态文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