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市民李彩英到城区第一集贸市场买鱼,一进水产区,只见每个摊位镜面横门头上装满射灯,照得摊位格外明亮,尤其醒目的是,门头一侧有一显示屏,标着摊位号、营业执照、当日菜价等信息。“这是智慧菜场的智能设备,现在正处于调试阶段,这个月底各摊位全部安装完就可以使用了。”摊主告诉李彩英。
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和消费需要,第一集贸市场与金融机构合作,建设智慧菜场,实现菜场信息公开、消费电子化等,为消费者提供一个透明的购物环境。
农贸市场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场所,也展示着城市文明形象,打造干净、卫生、安全的农贸市场是老百姓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的期盼,也是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的需求。一贸经营面积1万多平方米,经营摊位260个,是我区货物吞吐量最大的市场之一。一贸总经理助理高冲说:“年初我们就着手市场的升级改造,从区域调整、业态升级、环境整治、停车场、垃圾处理站改造等多方面入手。”
安全放心是消费者对市场的首选条件。进入一贸,消费者就能清晰地感受到市场内的各项数据指标,食品快检室也“透明化”了,消费者可以透过玻璃窗看到实操过程,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每日菜品农残检测合格信息、摊位红黑榜等,让消费者看得清楚、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当天,施小红来一贸买熟食:“我每天都来买菜,市场变得如此整洁有序,买菜的心情也更好了!”高冲介绍,他们对占道经营、摊外摊等进行了整治,并且把熟食区调整到市场主干道一侧,按照食品安全要求改造,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感。
老熟食区计划做货物中转装卸区,原先一楼家具城则改造为地下停车场,供商户停放三轮车,以此缓解市场停车难问题。
在一般人眼中,市场总离不开“脏乱差”,这和市场产生的垃圾多杂有很大关系。为此,市场各个角落还设置了多台环保袋发放机,扫码就可免费领取。一贸南侧还辟出一块地方准备建造垃圾处理站,市场垃圾经处理后变成有机物由环卫部门回收,日处理量10吨。目前已立项。
根据改造方案,一贸上下联动,市场西入口处大楼建成商贸城,西侧外立面进行换新。改造升级后,一贸还将拥有一个生鲜超市,进一步满足老百姓日常所需。高冲说,两个月后,整洁、智能、安全的新市场即将亮相,消费者不仅买菜更舒心放心,还可以享受到家门口“逛商场”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