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司法为民耀天平

发布日期:2020-09-18 阅读:1010

司法为民耀天平

——通州法院“惠民助企”党建服务品牌工作综述

近年来,通州区人民法院坚持以党建引领司法服务,依托广大党员干警,匠心打造“司法为民耀天平”党建服务品牌。2019年,该党建品牌获评区级机关党建“惠民助企”优秀服务品牌。今年以来,通州法院不断由点及面、由内向外、由有到优,努力放大该品牌的综合效应,真正实现司法为民、便民、助民、利民。

“一庭一品”,为基层和谐构筑“桥头堡”

平潮法庭党支部“假日法庭”敲响法槌

9月12日,周六,通州法院平潮法庭像平时工作日一样,一派忙碌的景象。一大早,刘杨法官承办的一起离婚案件的被告金某如约将其10岁的儿子带到了法庭。原告王某因与被告金某夫妻感情破裂,曾于9月7日对簿公堂。庭审时,原、被告一致同意离婚,但对婚生子的抚养权争执不下。根据法律规定,婚姻案件中对于子女抚养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子女已满8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考虑到孩子平时要上课学习,刘杨当即决定,安排周六当面征求孩子的意见。经一番了解后,小男孩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愿,原告与被告也表示尊重,双方很快就子女的抚养及探视方式达成了一致意见。

这一起离婚案件刚调解结束,刘杨又马不停蹄地敲响法槌,开庭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该案系小额诉讼,原定的开庭时间与双方代理人时间冲突,为方便当事人,刘杨将庭审安排在了周六。经过一小时紧张高效的庭审,案件事实基本查明,为之后的判决打下了基础。

庭审结束回到办公室,刘杨又立即拨通了另一起离婚案件被告江某的电话。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解,被告接受了初步调解方案,刘杨将方案进一步完善,得到双方当事人认可,江某当日下午便来法庭在调解笔录协议上签字确认。

这只是平潮“假日法庭”再寻常不过的一天。今年以来,为方便群众诉讼,平潮法庭党支部“假日法庭”利用节假日立案、送达、调解、开庭100余次,被南通中院评为“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将支部建在庭上,按照党建工作和审判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要求,通州法院因地制宜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培育一批整体水平高、作用发挥好、发展态势强的党建高地,构筑守护基层和谐安宁的“桥头堡”。除了平潮法庭党支部的“假日法庭”,三余法庭党支部的“通州湾法律直通车”,深入通州湾村居排查、指导、化解非诉矛盾纠纷;兴仁法庭党支部的“巾帼文明示范岗”,以女干警为主力军开展巡回审理、普法讲座等;张芝山法庭党支部的“廉政文化示范点”,用文化浸润、厚植清廉思想,营造浓厚的廉政司法氛围;高新区法庭党支部的“庭所共建”,与辖区派出所、交警队等构建矛盾联动化解机制,合力化解社会矛盾。

“司法助企”,为经济发展当好“护航员”

日前,通州法院与通州二建集团联合举办的“党建引领、法润民企”主题党日活动在二建集团举行,两家单位的党员代表6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中,法院不仅向通州二建赠送了《民法典》学习资料,还为企业送来一堂“量身定制”的普法课。民一庭副庭长张尤就如何预防建筑施工领域多发纠纷,作了一场专题法律讲座,结合鲜活的典型案例,对如何防范建筑企业经营法律风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今年以来,通州法院机关党委先后与南通四建、华商村镇银行等企业党支部开展“普法助企”主题党日活动,助推企业法治化建设,促进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经营。

为促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妥善处置“僵尸企业”,通州法院在推进破产案件审理的同时,不忘保障破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8月中旬,高温酷暑,通州法院金融审判庭庭长李逸飞率领党员干警前往蛟龙重工集团,并邀请该企业辖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监管科负责人、第三方监理单位一同实地查看企业生产车间、仓库、储罐等高危区域,检查企业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以及消防器材的配备、检验期限等情况。检查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存在气体危化品暴露在施工区域等安全隐患,法院干警对现场进行拍照,督促监理单位迅速整改,并针对性地制订了整改措施,排除安全隐患,严守生命财产红线。

疫情防控期间,通州法院还组织青年干警成立临时党支部,下沉基层战“疫”一线,督促企业压实防疫责任,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关注因疫情受困小微企业,主动走访调研,提供法律指导,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与通州二建开展“党建引领、法润民企”主题党日活动

加强融合党建,与华商村镇银行开展普法助企活动

深入企业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防疫期间,成立临时党支部助企防疫

通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炎(左二)深入村居接待群众

通州法院“司法为民耀天平”品牌获通州区机关党建“惠民助企”优秀服务品牌

“网格法官”,为百姓解忧架起“连心桥”

“网格法官”进行现场勘查、测量

“朱庭长,我们镇上两户人家为了相邻通道吵得不可开交,想请你们网格法官来帮忙调解调解。”8月27日,通州法院兴仁法庭党支部书记、庭长朱卫红接到辖区某司法所的求助电话。

当天下午,作为“网格法官”的朱卫红开庭结束后就匆匆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原来,马某云与马某志系堂兄弟关系,两家东西相邻而居,一直以来相处和睦。2009年,两家共同商议,将位于马某志家房前的、去马某云家唯一通行之路由狭窄土路拓宽成水泥路。可近年来,两家因生活琐事渐生嫌隙,拓宽的水泥路便成了两家矛盾斗争的焦点,双方你来我往、矛盾步步升级。

了解情况后,朱卫红用当地方言亲切地与两户人家聊起了家常,马某云、马某志情绪逐渐平缓。交谈中,朱卫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法律角度向两家人分析,马某志家以垒砌砖堆、堆放垃圾等方式在水泥路上设置障碍以妨碍马某云家通行,违反了法律关于相邻关系的相关规定;而马某云家采取对着马某志家大门搭建不锈钢简易棚、将杂物堆放成坟墓状的行为,也违背了公序良俗。两家均应当将各自所堆放、搭建之物全部清理、搬迁和拆除。

在朱卫红、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从“亲情”“近邻”等角度对双方进行劝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冰释前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各自检讨了自己的不当言行,并表示在一周内将各自堆放、搭建之物全部清理完毕,恢复原状。

随着“法官进网格”活动的深入开展,通州法院打破了法官坐堂审案的传统模式,60名党员干警“下沉一线”对接村居。法官们走着“乡土路”,说着“乡土话”,开展矛盾排查化解、巡回审判、法制宣传等工作,为群众解纷化忧、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在群众中架起一座座“连心桥”。截至目前,“网格法官”进村居23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35起,培训村干部、网格员380余人次。

“‘司法为民耀天平’党建服务品牌充分发挥了党员干警的积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以融合职能发挥、服务保障民生、护航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将这一品牌擦得更加闪亮。”通州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炎如是说。

记者 钱向荣 通讯员 李慧

将法庭搬进原告家,巡回审理一起赡养纠纷

在兴仁镇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