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一企业主导制订国际标准提案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立项
全区首家 全市第三
11月1日上午,南通市世发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宇峰正忙着做《船用气动速关控制装置》标准的文本,12月底前要交到中船综合院去,因为这个标准提案在9月下旬召开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全会上通过了立项申请。
“世发”是我区第一家、全市第三家制订国际标准的企业。国际标准化组织有162个成员,一年只发布数量有限的国际标准,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承担了大多数标准制订项目,我国所承担的少量国际标准项目也大多落在一些大型科研院所和大型国有企业,所以普通民营企业制订国际标准的难度很大。但“世发”自有其实力,位于刘桥镇的“世发”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农具厂,1988年改制后才开始生产船用轮机阀门,现在产品销往全国各大船厂,年产值四五千万元,他们开发生产的船用气动速关控制装置是大型船舶必备的安全装置,他们的产品占了全球近40%的份额。多年来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化活动,1994年,“世发”就是全国船用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系附件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单位,迄今已参与制订7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有两个行业标准将在近期发布。此次“世发”成为该分技术委员会中第二个制订国际标准的民营企业委员单位。
虽然“世发”的实力不弱,“事实上在船舶制造领域的国际标准上中国的话语权并不强,而且近年来船舶行业市场竞争尤其厉害,在区市场监管局的不断引导下,我们就决定争取做国际标准。”蒋宇峰笑着说,“都说一流企业做标准,要保证企业在行业中的话语权,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做标准也是‘逼上梁山’。”
说做就做,“世发”综合国际海事公约及规范、生产服务经验、技术参数、产品后期预期等,前后多次修改,终于制订出《船用气动速关控制装置》标准草案。“这次国际标准立项申请获得通过,有助于提升我们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规范行业产品生产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将大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让我们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企业的发展前景更广阔。”蒋宇峰还计划以此为起点,把阀门遥控系统的标准统一起来。
“世发”虽然是我区唯一一家制订国际标准的企业,但它是在我区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的基础上取得的突破。近年来,我区以标准化理念引领品质建设,逐步由“通州制造”向“通州创造”“通州标准”转变,我区已有39家企业参与制订了136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仅今年就有13个企业参与制订了10项国标和8项行标,获批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机构已有六个,位居全市前列。区市场监管局标准计量科科长杨旭说:“‘世发’的尝试成功必将引导更多的通州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我们也将加大力度,推进更高层次的专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申报,为企业赢得行业内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