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国防精神培育“根植娃娃”

发布日期:2018-09-19 作者:樊希萌 顾艳​ 阅读:598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扣好国防教育“第一粒扣”

通州:国防精神培育“根植娃娃”


        9月17日下午,全省“弘扬忠孝文化、聚焦‘精忠报国’、培育时代新人”座谈会在我区召开。当天,通州区忠孝文化园被授予“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座谈会上,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焦建俊说:“通州忠孝园很好地诠释了忠孝文化的时代内涵,使人们更直接、更直观地接受忠孝文化的温润,从而唤起‘忠孝精神、家国情怀’的精神自觉。”

        2008年,通州忠孝文化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家融合忠孝文化精髓的基地。十年来,忠孝文化园依托园藏、立足本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进一步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邀请“四老”担任园外辅导员、开展“关注国防,从我做起”教育课、举办多届“忠孝廉”文化艺术……一个个生动直观的国防主题教育活动,用多元形式向学生们展示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来自通州区实验小学的张婉若说:“我在忠孝园内品读着一个个感天动地的忠孝故事,感受着报国孝亲的家国情怀,汲取着茁壮成长的养分。”

        福建省军区原政委陆凤彬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国防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近年来,通州在强化爱国主义的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中,把精忠报国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与全民国防教育相融合,重点抓好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国防意识的“第一粒扣”。

        学校是传播忠孝文化,传递精忠报国思想的主渠道。通州积极推动忠孝文化和国防教育进校园,纳入教材体系、教学内容和德育教育,深入挖掘本地文化资源,编写富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2014年,通州开始在东社镇中小学校试点,组织有专长的教师编写有关国防和忠孝文化方面的校本教材。东社学校有900多名中小学生,每年新生入学,该校都会给每位学生分发忠孝文化简明读本。“我们把传统的24孝故事编写成册,并且做了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对生僻字注音,加配形象的插图,更加生动地向学生传递传统忠孝文化。”东社学校校长季晓松说。目前,忠义小学、袁灶初中、李港小学等都编写有颇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3月初,通州高级中学、通州中专被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至此,我区连同理治小学,已有3所学校获此殊荣。

        多年来,通州中专优化国防教育制度建设,鼓励青年学生应征入伍,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将国防教育融入学校的德育模式——“做人教育”实践之中,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夯实学生热心向学、建功军营的思想基础。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消防安全示范学校、南通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通州还通过征兵宣传、征兵动员等节点,宣传英雄人物,激发青年树立参军就是保家卫国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国防素养,不断给国防力量输送新鲜血液,为培养有本事、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提供优质兵源。

        7月20日,家住东社镇的喻梓铭拿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凭借着自身过硬的身体素质以及优秀的文化知识,喻梓铭成功被这所大学录取,成为整个通州区唯一一名被其录取的考生。海军航空大学是我国海军指挥与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航空航天领域科研中心之一,也是海军航空兵、岸防兵战斗力建设的重要源头。喻梓铭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好理论,锻炼好体能,掌握好飞行技术,未来做一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保卫祖国辽阔的领海。”

        南京军区原政委方祖岐说:“忠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之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国防教育当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