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亿元,同比增长8%
记者从7月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半年我区经济总体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4.3亿元,同比增长8%。
当前,我区正面临多重国家发展战略的叠加机遇,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抢抓机遇、全力奔跑,深入推进“招商质量提升年”和“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大力培育地标性产业,不断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让产业成为通州发展最有力的支撑。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26.7亿元,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336.2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91.3亿元,增长8.6%。
据悉,节能环保、新能源、船舶海工、机械装备等八类产业在上半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零配件是我区正聚力打造的地标性产业。在广东鸿图南通压铸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去年投入1亿元研发的50T总装自动线不日将实现量产。该项目是为上汽通用“量身订制”的配套项目,用于生产新一代发动机核心部件。从机加工、组装到在线监测以及最后的产品清洗,该生产线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正式投产后,可形成年产30万套下缸体的生产能力。
半年来,我区经济运行迸发出“好”“升”“新”“优”“增”的特点。“好”是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位次靠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税收收入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位次前移。“升”是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新”是指新产业、新主体、新经济加速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并持续提升。“优”是指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成效显现,“优”的基础进一步巩固。“增”是指居民、企业、政府“三个口袋”不断充实,民生福祉不断增加。
今年以来,我区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一张网”向基层铺开,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上半年,全区新增私营企业1852户、个体户6729户;截至6月底,全区共有私营企业2.34万个、个体户8.38万户,分别增长13.6%、17.9%。
新动能加速注入,一组组经济数据上来的同时,还有一组数据在下降:上半年钢丝绳产量下降17.4%,民用钢质船舶产量下降24.4%。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产能的更加优化,落后产能的不断退出,也意味着我区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断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