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
廉医为民绽放“天使之光”
5月7日下午,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开展“5·10”思廉日专题教育活动,以案说法、以案律纪、以案施教,营造思廉、知廉、醒廉、警廉的良好氛围。
医者仁心,廉洁为本。近年来,随着全区“三清”示范区品牌创建的持续推进,我区卫生计生系统痛定思痛,破旧立新,全力打造“天使之光”品牌,深入实施“亮剑”“阳光”“圣洁”三大工程,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铁腕除弊,重塑清正、清廉、清明形象。
区卫计委主任、党组书记张武军说:“近年来我们直面问题,认真吸取深刻教训,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在全系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从医环境。”
营造清廉氛围,不敢腐
区中医院有个“杏林书苑”,是区中医院与区图书馆携手共建的书香一角。80平方米的馆内除了收藏各类医学人文类书籍,还特地开设了一处“清风苑”,《艺彩颂廉》《零容忍》《忠诚铸廉》等反腐倡廉经典读本放在显眼处。
深化医院党风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必须营造“不敢腐”环境氛围。为此,全区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实施“亮剑工程”,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廉政文化走廊、小游园等载体,潜移默化提神振气。
区第二人民医院是一家对外开展卫生服务仅6年多的“年轻”医院,但该院紧抓廉政文化建设,“精业厚德、清医为民”蔚然成风。该院深入推进“六个一”,即“一栏一屏一园一廊一室一课”。一栏:党务工作宣传栏,由专人负责及时公示党风廉政建设要求与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单位职工自主学习劲头;一屏:29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播放“反腐倡廉,廉洁行医”标语,面向就医群众和社会公开承诺,树立医院风清气正良好形象;一园:平安法治文化小游园,既美化了医院环境,又体现了医务人员依法行医讲规矩的政治素养;一廊:廉政文化长廊,整洁明亮,廉洁标语有序上墙,让路过的职工放慢脚步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政教育;一室:党员活动室,文化浓郁,色彩鲜明,体现了该院处处讲党性、人人争先进的工作氛围;一课:每月上一次专题党课,除了单位主要领导和专职书记上党课外,还邀请各界专家到院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
区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张建新说:“我院党风廉政建设‘六个一’旨在春风化雨,营造廉洁行医、诚信为民的执业氛围,为老百姓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长效机制,不能腐
上月,我区启动2018年城乡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工作,今年全区“两癌”筛查任务数为2.5万人,7月底将全面完成。
位于平潮镇的区第八人民医院每天都会为100人次来自平潮、五接等地的适龄妇女免费筛查,原本就忙碌的医院显得更加繁忙。作为一所建院50多年的二级乙等中心医院,近年来,区第八人民医院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以行风作风和医德医风建设为抓手,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提升服务能力。该院院长张树琴介绍:“我院内建机制,外树形象,以完善的长效管理考核机制让每个医护人员都不能腐败。”
为建立长效机制,区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建立健全全委党组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事项报告等各项管理制度,对干部任用与人员流动、日常财务支出、固定资产投入、用药情况监控、药品(试剂、耗材)采购等各环节加强管理。
区第八人民医院的每个科室都挂满了锦旗,很多科室门前都有“无红包科室”的标志,张树琴告诉记者,该院把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建设与行为指标考核有机结合,制定了《行为指标及医德医风积分管理办法》,每月进行行为指标打分公示,对退红包、好人好事给予加分,对违反行风作风建设规定的给予减分,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相挂钩,使职工参与行风建设的自觉性得到增强。
妇产科是红包“重灾区”,区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陈晓霞说:“我们科室的确有产妇家属送红包,但是都会退给病人,实在不行我们就先收下,等手术完成,我们再将钱直接退回该产妇的医院账户上。”
余金凤家住五接,5月4日晚在区第八人民医院顺利分娩,她说:“原先我妈妈一定要把红包送给这里的医生,想求个心安,但等我生完孩子,这钱又退给了我们,我们都觉得很暖心。”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区第八人民医院共退红包55人次,金额达54600元。此外,收到感谢信1封,锦旗26面。
培育内生动力,不想腐
季菲菲在南京工作,这几天回到通州老家,突发支气管炎,前往区中医院就诊。住院三天,她感受到了来自医护人员家人般的呵护:“中医院的医生很专业,服务态度也很好,而且我在这里也感受到一股清风,听人说这里的医生从不收红包,医院的风气很好。”
廉医为民,最根本的是培育不想腐的内生动力,全区卫生计生系统深入实施“圣洁工程”,深化廉洁宣教,实施“1+2”纪律教育模式,深化“十百千万”廉洁宣教工程,创新宣教形式,丰富教育内容,进一步提高廉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实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纪律教育“全覆盖”。
此外,我区以“廉洁医疗”建设为切入点,以服务患者、服务一线为着力点,大力挖掘系统内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开展评选表彰“十佳白衣卫士”“十佳医疗团队”活动,涌现了张国彬、韩振新等一批国家和省级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
韩振新是区中医院儿科主任,每天,忙碌的他经常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中途上厕所也都是一路小跑。为了缩短家长们的候诊时间,韩振新几乎每天早上都提前半小时到医院。不知道有多少次,当人们早已下班时,他仍在不辞辛劳地为那些慕名而来的患儿诊治,坚持接待完最后一位才离去,并且他还把自己的电话留给患儿家长,方便他们随时咨询。他的手机24小时开通,多少次当他回家刚捧起饭碗或在睡梦中,一个急救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风雨无阻;每个星期天或节假日的上午,他都主动到医院义务加半天班。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韩振新感动着许许多多患儿家长和普通百姓,也得到了大家的爱戴和支持。石港镇有位叫张达斌的老人专程打的过来找韩振新,为的就是给孙女看病,结果打的费花了120元,看病只花了70多元钱:“韩主任看病看得准,又不乱开药,我宁愿多出点打的费也要找他,这样孩子少受罪,其实也划得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