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一点半,季雪兰的追悼会在其家中举行。追悼会上,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现任国务院党组成员刘延东;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民盟中央副主席曹卫星,国家财政部原副部长张佑才,空军装备部原部长袁强将军,福建军区原政委陆凤彬将军等都发来唁电,送了花篮。
季雪兰是东社镇苴西村16组人,1924年8月出生,2018年3月26日去世。为什么一个普通农妇的去世惊动了这么多重要人物?
事情总有渊源。
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原中共南通县委委员刘瑞龙和县委部分同志来到东五区(即余东、余中、余西、三余和三益),进行我党的恢复和开辟革命工作。
季雪兰的父亲季国富是我方地下交通员和乡财办员,刘瑞龙、葛成芳等党员经常夜里到他家召开秘密会议,后来,季国富又常跟着刘瑞龙进行春荒和秋收斗争。对季家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刘瑞龙很是喜欢,每次到他们家休息,总要抱抱她。
革命同志间的温情并不能消融革命形势的严峻。1930年的一个夏日早晨,地主民团武装“白龙党”下乡“兜搜”,直奔季雪兰家而来,而那天刘瑞龙刚好住在她家,季国富眼见不妙,一边向屋里发出警示,一边向东狂奔,引走几十个“白龙党”。季雪兰母亲听到喊叫声后,迅即拿出一顶旧草帽和一把锄头,让刘瑞龙扮成农民从后门赶紧走。季国富也借助芦苇荡死里逃生。“白龙党”恼羞成怒,一把火烧掉了季雪兰家五间草房。
应付完“白龙党”的季国富夫妻俩顾不上救火,转身寻找刘瑞龙。机灵的季雪兰不声不响中记住了刘瑞龙的去向,她和父母一起寻找到了还藏在芦苇荡中的刘瑞龙。革命情谊在生死之间浓厚升华。刘瑞龙紧紧抱着季雪兰对季国富说:“以后你家丫头就是我家丫头了!”当场就让季雪兰叫他干爹。
不久,通东的红十四军运动转入低潮,刘瑞龙奉命转移到江苏省委工作。此后,国民党当局加紧镇压农民运动,形势逐步紧张,季雪兰的父母亲和哥哥在抗战中不幸先后壮烈牺牲。十来岁的季雪兰带着三个弟弟颠沛流离,饥寒交迫。一天,刘瑞龙前来看望老战友,季雪兰嚎啕大哭,把遭遇告诉了义父。刘瑞龙难过得直流泪,搭了简易房后又给了她三块银圆。然而,无论怎么艰苦,季雪兰都没舍得用这三块银圆。
对于这段难忘的历史,曹鑫说:“我妈妈经常回忆,一直跟我们说这三块银圆有历史纪念意义,不能当成普通的钱用掉。”直到2014年,刘瑞龙的大女儿刘延淮过来时,季雪兰才拿出珍藏了七八十年的银圆,把其中一块回赠给刘延淮,让她带回去留个纪念。2016年刘延淮再次过来,季雪兰又把第二块银圆给了她。
事实上,这么多人吊唁季雪兰,还在于她本身就是一位革命老妈妈。17岁时,季雪兰参加抗日工作,负责传送情报,不久被推选为二窎区妇抗会主任。此后八九年间,她加入共产党,机智勇敢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包括在谢家渡战斗中给南通县警卫团送去紧急情报,多次受伤流血,身上留下了永生难灭的疤痕。1948年,季雪兰亲自送去参加新四军的三弟季荣高牺牲,她擦干泪水,继续投身革命,组织群众用独轮车给部队送粮食和军需物资,带领妇女救送伤员。
1949年1月,南通全境解放,季雪兰带领妇女提倡解放思想,男女平权,又带头参加河道疏通等艰苦工作,一做就是好几年。1963年,季雪兰体谅国家困难,响应号召,主动离开了工作岗位,成为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显示了一名老党员的高风亮节。
在季雪兰不用干爹名头谋利甘为平民之时,刘瑞龙却多次把往事讲给儿女们听,嘱咐他们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常去看看季雪兰。刘延淮姐弟也一直惦念这个没有血缘的姐姐,不仅多次接去小住还多次来探望,就在季雪兰去世前的十天,得知大姐病重的刘延淮特地赶来看望,季雪兰颤颤巍巍地拿出最后一块银圆,让她把银圆送到新四军纪念馆,她紧紧拉着大姐的手郑重承诺:“一定把银圆送到纪念馆,作为历史见证,留给后人纪念。”临行又是依依不舍,上车的几米路仿佛千山万水。
为有牺牲多壮志,革命情谊如海深。每一段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过往,都有袍泽谊、军民情,会被历史擦拭得越来越亮,成为后人开拓前进的精神力量。季雪兰孙子曹旭东深情地说:“奶奶总说,有共产党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家为革命献出了四条生命,忠烈之门要行忠义之事,让我们要继续听党话跟党走,多为社会主义建设作贡献,所以我们儿孙辈多为党员,都努力创了一番事业。奶奶虽然不在了,但我们要继承奶奶遗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时至清明,长风千里,寄托哀思,革命老妈妈季雪兰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