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绵绵,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川姜地区生态环境整治12个工作小组人员的工作热情,目前整治工作仍有条不紊地进行,各负责部门每日加班加点,争取整治任务每天都有新变化。
三合口一组:
3月14日下午,三合口一组前往片区开展排查回头看,又发现两户隐匿其中的承租户有违建需拆除。区农委是一组牵头部门,该委副主任周东生介绍:“整治初调查到56户需要拆除,通过拉网式排查和回头看,共排查出需拆除户数为60户,违建拆除一户也不能少。”
3月5日上午,三合口工作1组入驻分指挥部,随即分成5个小分队,分别负责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登记签约、现场丈量测绘、现场拍照和数据材料统计,对该片区进行拉网式排查。据统计,该组共涉及90户废料收购户,其中30户被告知限期清运,60户违章建筑需要拆除。
为高效开展工作,该组以“先难后易、切块攻坚”为策略,前期用3天时间,说服片区内的拆除困难户顺利签约,以点带面,推动整治工作快速前进。其中,出租人陈平有约1500平方米场地,承租人有9户近30人,拆除难度较大。区农委工作人员协同镇村干部,善用村委会群众工作优势,很快便与之“谈妥”,成为整个整治行动12个工作组中,第一个签约出租户并开始拆除的工作组,成功打响了“第一炮”。
在拆除过程中,一组严格制作一户一档目录清单,每份档案包括告知书、身份信息、现场平面示意图、违章处置申请书、承诺书、拆除确认书、验收确认单等12份清单,周东生说:“档案和整治进度同步更新,所有信息透明详细,每个环节都是可追溯的。”
虽然阴雨连连,但三合口一组高效推进整治。截至3月15日上午,三合口一组已清运现场58户,拆除39户。拆除任务原定3月20日完成,该组自我加压,预计19日就能完工。
双桥六组:
3月14日上午,在川姜镇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内,车辆正将塑料垃圾和废金属垃圾往外运。据了解,该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占地约40亩,原有塑料及非金属垃圾200余吨。该集散中心负责人陈俊介绍,这几天一直在加班加点加速清运,目前还有近40吨的废料正在清运中。
“这块地方是我们工作组的第一大户,自签约以来,负责人就全力配合我们工作,积极调度运输车辆,联系垃圾堆放点,确保清运工作能够按时完成。”区水利局沿江办副主任葛江华表示。双桥六组由区水利局牵头,该工作组所负责的这块区域面积大,外来人口较分散,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攻坚,目前该工作组已完成23户违章拆除工作,清运垃圾650吨,清理场地4500平方米,整体工作量完成90%。
陈俊说:“作为双桥村人,我肯定会支持政府工作,把这个地方弄得干干净净。”区水利局也结合水利工作的特点,对该区域的水环境整治提出方案,“接下来,我们水利部门准备和镇村一起,对沿线的河道、沟塘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制定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措施。”葛江华说。
川姜转运站:
3月15日上午10点多,川姜转运站内铲车正在把垃圾送到机器里压缩打饼,这些垃圾在经过处理之后将被运到电厂。自川姜地区生态环境整治以来,川姜转运站每天处理的垃圾增加了一百多吨,总处理量近四百吨。
走进转运站,大量的垃圾散发出刺鼻的气味,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的员工穿梭其中。川姜转运站现有员工31人,每天凌晨四点半,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们的规定是上午11点前把垃圾送过来,实际上因为量太大,每天凌晨两点半就有车辆在这里排队,工人一直要忙到下午两三点才能结束。”川姜转运站站长严新生介绍。
据了解,在川姜地区生态环境整治大会战之前,川姜转运站每天处理的垃圾量在两百七十吨左右,目前每天增加一百多吨,其中生活垃圾超过85%。“我们员工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延长工作时间以确保工作质量,我们转运站也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好此次环境整治工作。”严新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