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来到西亭镇草庙村29组,采访了曾经的全国“三八”红旗手唐会英老人。老人已是84岁高龄,但她耳不聋,眼不花,精神蛮好,乐呵呵地聊起了她家两代人带领村民奔富路的事儿。
唐会英家两代人当兵,丈夫顾吉宝1942年参加工作,后任职苏南松江分区独立六营排长,1952年带病回乡,一家人落户西亭,顾吉宝便在西亭担任原解放乡指导员直至成立人民公社。大儿子顾建云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在战斗中光荣负伤,是三等乙级伤残军人。
改革开放初期,唐会英家与众多家庭一样,只能解决温饱问题。勤劳的唐会英便与丈夫商量,尝试在自家责任田里种植柳树。唐会英说:“那时候经济还比较落后,这种用柳条编织的柳筐是很多人出门都需要的物件,我就认真学习编织技术,做出来的柳筐非常结实耐用,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凭着这门手艺,唐会英一家走上了致富道路,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她和老伴越干越欢,带动左邻右舍一起种植柳树,并教会他们编织技术,共同走上致富路。1983年,唐会英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早在20年前,唐会英的小儿子顾建忠就在西亭镇西街办起了一家服装厂,企业越办越红火,现有职工100多人,生产的时装远销海外。每年发放职工工资近500万元,带动村民们走上了务工致富的道路。顾建忠创业成功后,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多次参加西亭镇鑫手相连协会志愿者活动,2017年还获得该协会颁发的最佳奉献奖。
如今,唐会英老人年事已高,但她仍关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她说:“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的目标令人鼓舞,我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但要让儿子、孙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