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机修能手何昌明:10余年为企业节支不下百万元

发布日期:2017-07-26 作者:孙萍 阅读:1277


    【人物名片】何昌明,创斯达(南通)机电有限公司设备科科长,1994年毕业于南通纺织工学院机械系,与机械设备打交道已20多年。2006年10月进入创斯达公司,凭借吃苦耐劳、勤奋钻研的精神,成为生产一线的机修能手和机修班组团队领头人。2010年被评为原通州经济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获得南通市劳动模范称号。

    【劳动故事】记者在创斯达公司见到何昌明时,他正和机修班组人员在生产车间改装照明灯。室外炎热,车间内更闷热,何昌明汗珠直滴,工作服湿透。“这里是公司新投入使用的控制柜钣金件生产车间,原来的照明控制只有一个开关,一开全亮。当只有部分机械在生产时,就不需要打开全部的灯。从节能角度考虑,我们决定进行照明灯改装。”何昌明告诉记者,这一节能项目共改装64盏照明灯,实现一灯一控,这样一年下来可节省电费四五万元。

    何昌明进入创斯达以来,一直负责设备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机械、设备以及电气线路的安装、调试、维护与保养等。近年来,公司每年都从国外引进若干高端设备,何昌明总是先主动学习设备使用方法,全面了解设备的性能,为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打基础,更好地服务生产。2013年,公司从德国进口的折弯机在使用过程中先后两次发生故障,何昌明运用所掌握的设备维修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在车间,何昌明指着一台德国进口的激光切割机向记者介绍,公司新引进了两台这样的新型生产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意外出现了焊接气体压力不够的问题,按照一般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需要重新安装气体管路,而这一项要花费5万多元。何昌明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发现这一问题其实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设备上原本装着起压力控制作用的解压表,实际不需要,因为我们供应的气体本身压力稳定,只要取消这一装置就行了,并不需要重新安装管路。”问题迎刃而解,而这小小的一个办法就为企业省了5万多元支出。

    “这种情况每年都会遇到。”何昌明印象最深刻的是2013年,有次公司生产商务柜的一台数控冲床出现故障,生产厂家多次安排技术人员检修,认定需要大修,维修费用12~15万元。何昌明带领攻关小组,经过多次研究调试,最终修复,只花费了不到5000元。设备维修经验丰富的何昌明,总是想方设法为公司节省设备维护与使用费用,10余年来已节约不下百万元。

    作为公司上下公认的“机修能手”和机修班组的“领头雁”,何昌明大部分时间在车间一线带领机修班组人员全力保障生产。在他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一批年轻机修人员迅速成长。与其一起工作了7年的设备科工段长沙建兵对此深有感触:“他时常鼓励我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苦练业务技能,领着年轻机修人员参加培训、积极实践,提高本领,给大家很多帮助。”

    【获奖感言】“劳模”这一称号对我而言是很高的荣誉,也带来责任和压力。我将化压力为动力,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同时作为一名党员,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带领机修班组攻坚克难,为公司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