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羌劲松:于动静之间传承太极精神

发布日期:2017-07-06 作者:王春香 阅读:971



图为羌劲松正在练功。王春香 摄


  每天晚上7点多钟,在区体育中心球类馆三楼,羌劲松都会带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研究会的会员们一起练功。两个多小时的练习,吸引了很多会员参加。而据羌劲松透露,他自己每天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则超过四个小时,衣服总是湿了干干了湿。

  羌劲松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第三代传人,师承太极名家张禹飞先生。羌劲松少年时期跟随武术气功名师徐则文先生学习武术基本功和硬气功,进入海门师范体育专业后学习少林长拳、南拳,在北京学习工作期间由陈家沟太极拳名家杨松泉先生亲自指导学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

  初见羌劲松时,他一身利落装扮,一看就是习武之人。“太极拳有固定招式,却没有标准动作,主要讲究的是松圆雄浑。”说话间,他就打起拳来,“以人为本,因人而异,打的都是抛物线和切线,放松不用拙劲。”短短几分钟内,一招一式都如行云流水,时而舒缓,时而爆发,沉肩坠肘间,皆是底气十足。练习太极拳十几年,羌劲松坦言,随着自己太极功力的不断加深,对待事物的性情有了极大的变化,包容心更强,对于太极文化的理解也在这一招一式间更加透彻。

  为传承发扬传统武术精神,羌劲松成立了南通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研究会。该研究会以混元太极研究为核心,同时也对太极文化、太极拳史学等进行研究,致力于太极拳的普及与传承工作。目前,南通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研究会拥有一批热爱太极文化的人士,他们共同开发太极拳发展事业,不遗余力地推广太极文化。近期,该研究会还将邀请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张禹飞先生来通州,为太极爱好者讲授“道”与太极文化。

  “太极拳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太极拳法刚柔并济,通过练习能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练习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身修养,提升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真正的太极练习是不放音乐的,养练结合,拳功一体。”羌劲松说,“老年人以健身为主,年轻人则以防身竞技为主,太极拳适合任何各年龄层次的人练习。”他还介绍,作为国家重点推广进校园的运动项目,太极拳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尤其有益,对培养其协调性、冷静判断的能力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缓解学习压力,提升自控能力。

  依托区少年宫和南通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研究会而开办的暑期少儿太极拳班即将开办,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区少年宫了解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