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没有通州法院保管得这么完整的卷宗,我老父的革命烈士身份就确认无望了。”近日,年逾七旬的许友贤带着一面上书“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从盐城东台专程赶到通州法院向法院档案管理员致谢。
原来,许友贤的父亲许王昌在1947年被反革命杀害。时过境迁,斗转星移,许王昌已经牺牲60余年。其间,许友贤曾想到替父亲追认革命烈士身份,但由于缺乏材料而一直未能付诸实施,这也成为许友贤有生之年的一块心病。近期,许友贤了解到,杀害其父的凶手可能在通州法院判过刑。
11月9日,怀着一线希望,许友贤从盐城东台赶到通州法院。希望法院能调取到其父亲被反革命杀害的相关证据,为父亲正名。看着风尘仆仆、满眼充满期待的老人,档案管理员迅速招呼许友贤坐下,详细了解其父被害的相关线索。由于档案查询系统只会录入刑事案件被告人的名字,不会录入受害人即许友贤父亲的名字,无法使用检索系统进行快速检索。而对于杀害其父凶手的名字,许友贤也只能回忆出大概的方言叫法,无法提供准确姓名。要想寻找到半个多世纪之前的卷宗,如同大海捞针。望着老人充满期盼的眼神,档案管理员没有放弃,根据案件可能涉及的案由和案发时间段,决定初步筛选后,为许友贤从数十本卷宗里逐一进行手工检索。
一遍遍地尝试,一件件地调卷、阅卷,经过数小时的手工查阅,档案管理员终于在(1967)军法刑26号卷宗判决书的第二页找到了许王昌的名字。“找到啦!”许友贤激动得手都在发抖!档案室工作人员随即为许友贤复印了有关其父亲被害的材料,盖上档案查询专用章,在许友贤一句又一句的感谢中,送走了老人。
日前,许友贤获悉,当地民政部门依据法院提供的诉讼档案材料,已将其父追认为烈士。替父亲争取到这一迟到的光荣称号,许友贤无比激动,特地制作了一面锦旗送至通州法院。他说:“在有生之年了却了一桩心事,无愧于九泉之下的父亲,今生再无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