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影响,我国家纺行业整体形势较为低迷,川姜镇许多家纺企业纷纷加大技改投入,积极转型应对挑战。上半年,全镇技改投入达21.5亿元,同比增长213%,家纺产业呈稳健增长态势。
走进新世嘉纺织(南通)有限公司,运送货物的车辆在厂区内来回穿梭,十分繁忙。从一家只有十几人的家庭作坊式草根企业起家,新世嘉经过十多年打拼,已成为一家集家纺面料及成品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规模企业,去年实现应税销售3.21亿元,同比增长53.5%,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欧洲、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家纺行业竞争激烈,只有始终保持质量的稳定性,才能拥有市场。”新世嘉董事长吴永惠认为,自动化设备是保持产品质量稳定的重要手段。从2012年起,新世嘉便在南通地区率先引进智能家纺吊挂系统,投入180万元建立130个站点。智能吊挂系统的使用大大减少了辅助用工数量,有助于节省工时、提高效率,长期效应凸显。此外,新世嘉于2014年底投资2000多万元,从德国引进6条全自动床单生产线,每月生产套件达25万套,相当于300个员工的生产量,单条生产线可节省三分之二的人工,全年节省用工成本1200多万元。吴永惠表示,预计今年公司外销仍将增长30%以上。
新世嘉是川姜镇传统家纺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样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多的家纺企业开始投身技改“大潮”,努力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制造转变。
“投资260多万元从日本引进的8台驹田喷水织机目前正在调试,这种设备将使同一台织机所生产的一块面料上的颜色提升为6种,填补目前南通家纺市场的空白。”南通唐盛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建新表示,家纺行业利润低、竞争大,要保持生命力,必须不断加强技术改造,抢占高端。公司自2002年成立以来,几乎年年都有技术改造,年平均技改投入达2000万元,总技改投入超过3亿元。
2014年,公司投入600多万元从瑞士引进一台自动穿经机,不但可以承担20个员工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失误,提高了生产效率;去年,公司投入300多万元,引进37台新型紧密纺细纱机,投产后棉纱的品质更加精细光滑,色牢度增强,由此形成从纺纱到面料整个生产流程的优化配置,产能增长20%以上。1至7月,公司销售额达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