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病虫害测报员:农田守护者 农民贴心人

发布日期:2016-08-15 作者:唐佳美 阅读:533

    8月9日早上六点,清晨的太阳还不是很烈,田埂上晨露尚存,一群脚穿雨靴、头戴遮阳帽、皮肤黝黑的人已经在金沙街道的一处田头忙开了,他们就是区农委植保站的病虫害测报员。

    农作物病虫测报是植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适期防治、综合防控、科学安全用药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全区的粮食安全。杨凌峰已经做了十多年病虫害测报员,他告诉记者,每年6月份到10月份是农作物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也是测报员最忙碌的时候。“这几个月我们没有周末,每天都要去田里观测。”杨凌峰说。

    杨凌峰告诉记者,他专门负责观察飞蛾,每天早上五点十分就起床,六点不到就在田里开始赶蛾子。“观测飞蛾,一定要早起,在露水没干、太阳未猛之前,飞蛾尚未钻到稻苗底下去,才能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只见他左手拿着一个记录本,右手拿着一根1米多长的竹竿,在稻株顶部一路拍打,有淡黄色飞蛾飞起来,又迅速躲藏到稻苗下。就这样,杨凌峰一连走了三道田埂,仔细地把观测结果记录下来。结束后,他喝了口水,又开始忙着帮其他同事观察稻飞虱。“我们工作的时候不会斤斤计较,大家互相帮助,也能早点完成工作,这样心情也好。”杨凌峰憨厚地笑道。

    随后,杨凌峰和他的同事周浩驱车来到兴东街道开始虫情普查。“每个月逢4和逢9的日子,我们会到各个乡镇进行普查,风雨无阻。”周浩一边忙着穿雨靴雨裤,一边说。这时,气温已渐渐升高,周浩穿着长袖外套,蹲在水田里,一片一片地检查水稻叶片上的虫卵。不一会儿,他的额头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在水田里查虫卵,再热也要穿长袖,不然水稻叶子会割手臂。”周浩一边说一边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珠,“现在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到了十点之后,田里就特别闷热潮湿,像蒸笼一样,热得不行。”就这样,一片一片地观察,周浩一蹲就是近一个小时,站起来的时候,腿脚都麻了。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周浩是扬州大学植保专业的一名硕士,从小没有下过田的他现在几乎天天与庄稼虫子打交道,工作两年以来,脸晒黑了,手刮破了,人也累瘦了。“刚开始会觉得辛苦,现在都习惯了,同事们都很照顾我。”周浩笑着说。

    兴仁、西亭、刘桥、石港、十总……不知不觉已近中午十一点,杨凌峰和他的同事们还在田间忙碌着、守护着这些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