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川姜镇:爱意潮涌 汇聚社区慈善基金“蓄水池”

发布日期:2025-08-15 作者:曹抒雁 徐浩翔 阅读:400

今年7月,通州区建立社区慈善基金,以系统化、平台化整合社区内外慈善资源,让源于村居、企业、社会的温暖力量精准汇聚、高效流转,真正实现“慈善在门口,温暖在身边”,由此迅速在全区各地掀起了募集热潮。近日,记者走访川姜镇,实地感受慈善募捐触达社区“神经末梢”、构建友邻互助幸福共同体的浓厚氛围。

南通家纺城:商圈变身“慈善圈”

“慈善,不仅仅是捐款,更是一种精神和行为的践行……”8月9日,骄阳似火。在曼海蒂面料店,川姜镇慈善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边向店员发放《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边宣传社区慈善基金的相关政策。“这个慈善基金要做的公益项目很有意义,可以帮到更多的人,希望爱心能传递下去,为家乡的慈善事业作点贡献。”门店负责人王杰高兴地说,并当场捐赠了2000元。

作为中国最大的家纺产品集散地之一,南通家纺城市场内汇集了3000多家店铺,记者在市场随处可见贴在墙面的社区慈善基金二维码。“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平台,我们动员商家积极参与,丰富了慈善内容,扩大了知晓度,提高了慈善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市场相关负责人樊杰表示。

在可以居面料店的橱柜上,一本红色的捐赠证书格外显眼。“这是去年捐赠1000元慈善金获得的。”店主周芸伊自豪地说,“慈善就是带着感情,用爱心、责任心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是一种大爱,所以今年我又捐助了1000元。”

志浩村:“慈善之花”遍地绽放

这些天,志浩村党总支书记沙杰成了大忙人,天天跑企业、逐户宣传发动,人也瘦了一圈。“好一家家纺捐助1万元、罗缦广场1万元……”说起收获,嗓音沙哑的沙杰眉飞色舞。

募集捐助是推动社区慈善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一环。为引来慈善“活水”,志浩村实行“线上+线下”多方募捐机制。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转发社区慈善基金二维码的方式广泛宣传动员;线下广泛宣传慈善基金,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同时,调动“社工+志愿者”走访辖区企业、农户进行宣传,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慈善事业,让“慈善之花”遍地绽放。截至目前,该村已筹集慈善基金10万余元,全村700多户农户已有330户捐助,参与率接近50%,形成了良好的爱心捐赠氛围。

在村委会,记者遇见了村民蔡超,老人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捐款,听说今年要捐助慈善基金,特地带了2000元现金赶过来,请村干部代捐。“做慈善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我都70多岁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慈善、微公益,有益于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蔡超乐呵呵地说。

“接下来,我们村将根据镇党委政府的会议精神,继续发动推进,争取做到全民参与、全民知晓。”沙杰表示。

烛光成炬,温暖而行。为切实提升慈善“温度”和民生“厚度”,作为试点镇,川姜镇组成了强有力的班子,16个村居已经全面启动,以“小基金”撬动“大民生”。截至目前,全镇共募集资金65万多元。

“接下来,我们还要全面发动,在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及商会进行慈善专项项目的宣传发动,力争取得新突破。”川姜镇副镇长陆迎辉表示,“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社区慈善基金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发展,致力于将社区慈善基金打造成为纾解民忧的‘及时雨’、提升治理效能的‘新引擎’、彰显川姜温度的‘金名片’,最终实现‘让爱心善意便捷流淌,让社区关怀触手可及’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