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灶中学足球队队员在刻苦训练。 卑多敏 摄
当下,“苏超”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精彩的对决和球员们永不言败的精神,不仅点燃了足球赛场的激情,也推动了我区校园足球持续升温。校园绿茵场成为青春的舞台,年轻的足球小将们正用汗水与热情,书写着属于他们的“足球故事”。
男子足球队——赛场上的热血少年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姜灶中学足球队近五年在南通市级比赛中连续4次进入决赛,3次获得冠军。无畏的少年以足球为梦,驰骋赛场,他们有着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
日复一日,队员们身着统一队服,在教练陈晓荣的指导下刻苦训练。“支撑脚很重要!”“接球那两下要快!”陈晓荣时刻关注着队员们的每个动作细节。据他介绍,球队平时利用上下午大课间进行以技术为主的球感训练,周末则以比赛训练为主。
“我踢前锋位置,跟随陈老师训练已有一年多了。”队员黄徐阳说,“我非常热爱足球这项运动。”队员黄嘉俊也表示:“足球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时要永不言弃,踢球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一直以来,姜灶中学积极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足球队员。自2018年组队以来,足球队已连续七年获得通州区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在南通市级比赛中更是尽显风采。
女子足球队——烈日下的铿锵玫瑰
绿茵场上,女足姑娘们也同样绽放光彩。在2025年南通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组)总决赛中,区实验小学蕊春女子足球队勇夺女子甲组冠军。
“我踢的是后卫,这是球门前的最后一道防线,非常重要。”队员丁子乔擦去额角的汗珠,笑着告诉记者,“足球的魅力不在于一个人的战斗,而在于团队的合作。”
蕊春女子足球队自2020年组建以来不断拼搏,赢得了四次区赛冠军、一次市赛季军,每一项荣誉都凝聚着教练团队与队员们的不懈努力。“平时上下午的大课间、每周三和周四的延时服务时段都是她们的训练时间。”教练徐坤介绍,“假期我们也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如有比赛,在赛前我们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战术训练。”
在兴东小学,也有一群全心投入训练的“追风女孩”,她们的目光始终紧盯着滚动的足球。“我从一年级就开始踢球了。”队员张瑶说,“足球让我更健康,和队友一起训练特别开心!”
作为江苏省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市级“校园足球先进学校”,兴东小学深耕足球教育十余载,目前学校拥有四支校级足球队、48名正式球员,在区级比赛中更是屡创佳绩,并为省、市输送11名专业足球人才。
通州校园足球——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足球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德育的重要载体。通州区各学校拥有稳定的教练团队与训练机制,常年开展校内联赛和梯队训练,使校园足球成为体教融合的生动实践。
一直以来,我区持续推进校园足球体教融合战略,促进学生文化学习与身心健康协同发展,不断完善“一校一品、一生多能”体育特色项目建设,构建“教学筑基、竞赛提质、机制保障、育人固本”发展体系。同时,要求足球特色学校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充分保障足球教育的普及。
目前,全区共建成国家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0所,其中国家级足球特色幼儿园4所、小学18所、初中14所、高中4所。自2017年起,我区每年常态化举办区级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通过联赛发现、培养、输送优秀足球苗子,并提升基层足球师资水平。2024年,在南通市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复核中,我区优秀率达90%,位列全市第一。
“从校园足球到社会足球,我们一共向上级单位输送了26名足球人才,共培养了800多名足球健将。今年,我区学校在南通市校园足球联赛中也取得了两金一银两铜的好成绩。”区教体局体育管理科负责人邱军介绍,校园足球的开展也显著提升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25年我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合格率、优良率列南通大市第一,其中优良率是南通大市唯一超过60%的地区。
从课堂普及到班级联赛,从校校联赛到区级竞技,从设施完善到文化浸润,足球已成为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