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自己辛勤的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史诗。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引领着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漫漫征途上,我们要继承光大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力量,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新篇。
一、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基质走在前列
一方面,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探索过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三权”分置改革;从取消农业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乡镇企业改革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再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开放越深化,遇到的问题就越尖锐,没把握的事就会更多,风险也就越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靠什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党、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党中央定于一尊的权威”,“不仅会误事,而且要乱套!”唯有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正确对待利益调整,积极拥护、支持、参与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才能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构筑起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另一方面,要坚持求真务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重大原则、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优先序。改革蓝图要能真正得到贯彻执行、落地见效,必须要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领导干部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做改革的行动派和实干家,亲自谋划改革思路,不能做改革的局外人和旁观者;要善于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转化为地方改革的“施工图”,部署改革任务,细化改革举措,不好高骛远,不好大喜功,以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有为的工作状态确保各项改革要求落地生根;要躬身改革过程,既挂帅又出征,推动改革任务逐项落实,逐个节点推进。面对改革难点、堵点问题,领导干部要亲自推动、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以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绩实效。
二、以“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内核干在实处
一方面,要坚持开拓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推进改革发展,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民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没有人告诉我们怎么干,没有人告诉我们怎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改革开放这条原创之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蕴含着开拓创新的境界追求。全面深化改革注重试点探索、成熟推开,系统谋划、辩证施策,诠释着开拓创新的中国智慧。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扬帆起航;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转型跨越活力更显;上海浦东,担当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新使命;浙江,承担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任务。一域接着一域的改革试点,彼此交映、连点成面,如灿烂星河光耀神州,彰显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辩证统一。另一方面,要坚持勇于担当。实干兴邦,实干圆梦。“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实干首先是敢闯敢干,敢于担当责任、敢于直面矛盾、敢于正视困难、敢于接受挑战,敢想他人未曾想,敢谋他人未曾谋,敢干他人未曾干。这就需要我们有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政治勇气,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改革勇气,直面矛盾问题不回避,铲除顽瘴痼疾不含糊,应对风险挑战不退缩。需要我们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改革担当,敢于破解各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整治各种庸懒散拖和腐败现象,在对待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上不能当“老好人”“太平官”。实干不是瞎干乱干,而是要把科学态度与实干精神结合起来。要在实干中深化对规律的认识、深化对形势的判断、深化对问题的思考,做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
三、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精神气度引领世界
开放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改革开放中,我们在筑牢马克思主义坚强主阵地的同时,摆脱了单纯“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旧观念,超越了“零和博弈”的旧规则,批判了“单向度发展”的旧理念,摒弃了“政治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如我们致力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参与金砖国家峰会,首倡亚投行,与世界各国开展新冠疫苗研发合作,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我们倡导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举办奥运会、世界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推动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对话。通过坚持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中国实现了从全球治理秩序的适应者、融入者到参与者、完善者,再到倡导者、引领者的转变。同时,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时而显现,“脱钩断链”“小院高墙”“平行体系”等逆全球化暗潮涌动。在这一背景下,必须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坚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我们要以胸怀天下的宏阔视野和国际意识构建全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要以更宽广的胸怀、更开放的心态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要以更自信的姿态、更自觉的角色参与全球经济、政治及其他议题的治理,提升全球治理话语权,展现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主张”“中国智慧”。总而言之,我们要用“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气度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