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长江大堤上格外炎热,局部温度达五六十摄氏度,退伍军人王效兵与同事张逸杰穿着黄马甲穿梭在岸坡树林中,仔细巡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任汗水不断滴落。
作为通州区通西堤防涵闸管理所的一名员工,36岁的王效兵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即便酷暑难耐,却毫无怨言。通西堤防涵闸管理所共有12名员工,管护着12.8公里长江大堤,涉及灌溉区域面积达97平方公里、良田8万亩。每年夏季的台风、暴雨、高温……考验着管理所的工作人员。所长陆进介绍,每年汛期所里全员巡堤,算下来总共要步行4000余公里。老所长万桂林1993年调到所里工作,30年如一日守护着江堤,直到退休前一天还在江堤上巡查,叮嘱年轻的巡防员要注意的事项。通西堤防涵闸管理所共有6名党员,遇到困难与险情时他们总是冲在第一线。老党员姚勇军今年11月份将退休,依然在负责新捕河闸以及沿线堤防的安全工作。每次外出巡防,老姚来回步行8公里,长达70分钟,用“铁脚板”丈量着自己早已熟悉的江堤。
每逢强降雨,半夜开闸排水是常有的事。今年梅雨汛期,闸管所先后两次深夜接到应急响应指令,全所全员值班值守。为了排查江堤隐患,闸管所值班人员每天四次巡堤,碰到深夜江水涨潮和落潮,也要深一脚浅一脚巡查岸坡,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去年底,巡查人员在小李港下游80米处发现了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深达4米的冲刷坑。该冲刷坑紧靠大堤防冲槽,随时可能导致江堤塌陷,必须尽快加固、填土,彻底排除隐患。可是,小李港闸必须闭闸才能施工,势必影响后期排水工作。在区水利局指导下,管理所科学调度,合理安排,通过其他涵闸协同排水。工程已于7月初顺利完工,确保了汛期大堤的安全。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沿江生态和防洪工程建设,投资超两亿元打造了沿江生态景观带,对小李港闸、新捕河闸、公字涵洞、大李港涵洞等进行改造提升,安装了近百个视频监控,实现了车巡、步巡与技防有效结合。通西堤防涵闸管理所还帮助培训附近村组、企业巡查人员,开展联合巡查,进一步织密防汛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