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蔡惠蓉正在给小患者听诊。
来区八院儿科诊治的患儿家属,提到儿科医生蔡惠蓉的名字,没有不为她真诚善良、平易近人和乐于助人的品行所感动。大伙儿都由衷地为她竖起大拇指。
这天,蔡惠蓉接到妇产科病区的电话,说十二床刚出生的婴儿哭闹得厉害,让她过来看看。走进病房,她便有点纳闷:婴儿挺安静嘛。倒是眼前这对小夫妻,愁眉苦脸,年轻的父亲更是坐立不安。
蔡惠蓉摘下听诊器,俯身给婴儿仔细检查了一遍。她告诉小夫妻:“挺好的,再观察观察吧。”年轻的父亲站在婴儿床边,仍然是一脸的不放心。“你是没见到,这伢哭起来一阵一阵的。”他忧心忡忡地说,“我们都不会带伢,老人要过几天才到,方便的话你给留个号码,有事可以咨询你。”蔡惠蓉不假思索地答应了他。
夜里十二点,蔡惠蓉的手机响了。是那个年轻的父亲打来的:“伢哭个不停。”她问:“今天大便了吗?”“还没看呢。”“看一下,如有胎便要及时清理。”几分钟后,那边打电话来说弄清爽了,小孩不再哭了。
凌晨三点,手机又响了。“怎么又哭了?”年轻的妈妈此时已经急哑了嗓子。蔡惠蓉问:“喂奶了吗?”“下午喂的,伢儿不吃,光哭。”“你用指尖点一点伢的嘴,看小孩有没有什么反应?”不一会儿,那边说孩子吸奶了。“听到咕咚咕咚的声音了吗?”“好像没有。”
蔡惠蓉摇了摇头,意识到这对年轻夫妻缺少育儿经验,心想索性给他们普及一下育儿常识吧。她坐起身,侃侃而谈:“产后每三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吸吮半小时到1小时,母乳过少时,可适当添加奶粉……”这段贴心的话,借助一道无形的电波,穿越星光点点的夜空,传递着一份温情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