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以“片区化”思维 打造“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样板

发布日期:2025-05-08 作者:曹雪娟 张秀秀 刘雯​ 阅读:303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通州紧扣“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要点,突出“片区化”美丽农村路建设,按照“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安全连片强化、治理连片发展”思路深耕辖区各镇街农路片区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我区将紧扣“跨区化”“区域化”“标准化”三大方向,在平潮、五接、石港等镇启动“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振兴2.0”片区化建设,因地制宜,通过整合村镇资源、文化资源、景观资源、服务资源、产业资源等沿线资源,突出要点构建全域路网体系。

跨区域协作:

打破壁垒,共建共享

近年来,我区联合如东县、如皋市不断深化跨区路网衔接。今年,区交通运输局与如东交通部门建立跨区合作机制,在路域环境治理、安全保障提升、服务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重点围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安全保障治理能效、服务能力等方面,推动农村公路“片区化”提档升级。

石港镇石北横路串联石港渔湾景区与五总、如东等地,是石港镇乡村旅游的重要纽带,目前经过“白改黑”改造,即水泥路加铺沥青的道路近3公里。“改造后的沥青路面平坦畅通,到渔湾水道旅游的游客明显增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石港镇睹史院村党委书记葛峰介绍。石港镇农路办工作人员孙国强补充道,今年石北横路约有8公里纳入改造计划,通过拓宽、加固等工程,进一步畅通片区交通“毛细血管”。

区域化打造:

串珠成链,激活乡村经济

2024年通州共投入5000万元,打造了金沙、平潮、川姜三个农路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共整合农路132公里,推动交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其中金沙街道共改造9公里路网,吸引了两亿元资金,落地多个项目,村集体增收超90万元;平潮镇完成了28公里道路升级,引入了四家高端制造企业,签约五个项目;川姜镇完善了工业园区道路,提升了物流效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金沙街道万亩粮田,四条“彩虹农路”构成的7公里环形路网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黄金通道”。江苏农垦海安分公司金沙基地主任黄建表示:“道路改造后,农机进出更加畅通,农资、粮食运输也可以直接使用大型车辆,不再依赖短驳,运输成本每亩节省30至50元,粮食损耗也大幅减少。”

通州公路分中心副主任吉红军表示,2025年我区将着重打造平潮高铁新城片区、五接滨江生态片区、刘桥生态农业片区、石港文旅融合片区等区域,进一步深耕“片区化”提升计划。

标准化建设:

提档升级,赋能高质量发展

据悉,此次“片区化”打造实施道路联通与标准统一,进行绿化提升、路田分家,在沿线设置多处景观小品,对环线道路全面安装标识标志、安全防护设施等,以标准化设计施工引领“片区化”高质量发展。宏阔的大桥(东沙大桥)、温馨的驿站(开沙岛驿站)、优美的生态(农路线风景)和安全措施(沿线安防设施),有效改善群众出行环境,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片区化’建设不仅是道路的提升,更是资源的整合和产业的联动。”吉红军表示,2025年通州将继续以“片区化”建设为纽带,以“四好农村路”为画笔,在跨区域协同中绘就发展“同心圆”,让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既成为群众出行的“幸福路”,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