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13万尾鱼苗“安家”长江支流

发布日期:2025-04-30 作者:沈维维 昝润东 翟添翼 邹培 阅读:248

四月的九圩港,春风拂面,江水悠悠。4月28日,通州区2025年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此热闹开展,13万尾鲢鳙鱼、草鱼鱼苗顺着水流,欢快地游向长江支流深处,开启它们守护长江生态的新旅程。

活动现场,区农业农村局农林综合执法大队和区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满鱼苗的桶倾斜,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鱼苗如银色的小精灵,争先恐后地跃入水中,激起一圈圈细密的涟漪。围观的群众纷纷感叹:“这么多鱼苗放下去,以后江里肯定更热闹啊!”

此次放流是我区深入贯彻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的举措之一。长江作为我国的母亲河,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自国家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以来,长江干流的鱼类种群得到有效恢复。但作为长江生态重要组成部分的九圩港等支流,仍存在生态短板。“我们选择在九圩港放流,就是要建立‘干流禁渔+支流修复’的协同机制,遵循流域自然修复规则,进一步丰富支流水域鱼类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区农业农村局农林综合执法大队教导员潘培新介绍道。

在生态保护的道路上,我区始终坚持多措并举,除了科学开展增殖放流,还创新实施“岸线+水域+空中+视频监控”四位一体的禁捕监管模式,织就了一张严密的保护网。如今,漫步长江边,常常能看到江豚在水中嬉戏,鱼儿欢快地跃出江面,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与此同时,区检察院与区农业农村局紧密协作,共同为长江生态保驾护航。区检察院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刘志峰表示:“我们推动水生生物资源损害赔偿磋商与检察公益诉讼有效衔接,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一旦磋商不成,检察机关将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或单独的民事公益诉讼,让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缴纳的生态损害赔偿金将全部用于水生生物资源的修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