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1+10+N”机制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发布日期:2025-04-14 作者:先轩​ 阅读:485

近年来,先锋街道三圩头村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创新“1+10+N”治理机制,通过1名先锋党员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包联10户群众的层级网络,将党员队伍转化为基层治理的“移动服务站”,并依托“码上通”平台搭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闭环,实现问题精准对接、服务高效落实,为乡村治理注入红色动能。

红网格之家如毛细血管般覆盖着整个三圩头村,通过为每个网格配备10名党员组建红色队伍,按照“地缘相近、业务互补”原则划分五个责任小组,每组两个人。他们既是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更是矛盾纠纷调解员和文明劝导员,线上通过民情民意“码上通”,线下通过纸质版民情本,主要解决村民关于环境保护、矛盾纠纷、政策咨询、公共安全等在内的多项民生实事,确保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快速上报。同时引入法官、律师等身份的党员,组建“红色智囊团”,为复杂问题提供法律支撑,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三圩头村始终坚持以利民、惠民、便民为宗旨,不断探索丰富协商解决的形式和方法。通过建立“村民点单—党员接单—支部派单—群众评单—集体晒单”五步闭环工作法,将党员代表打造为基层治理的“红色传感器”。群众通过“码上通”提交需求后,网格员按职责分类派单,党员主动认领任务,简单问题即时处理,难点问题由支部统筹协调。今年以来,累计解决民生问题60余件,矛盾纠纷化解率95%以上,获得群众广泛好评。

三圩头村创新构建“网格+N”多元联动体系,通过建立“红色议事厅+专业服务站”双轨联动机制,将消防、城管、医护等专业力量纳入治理“同心圆”。针对复杂问题,实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响应机制,实现跨部门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今年,在处置拆迁区域液化气罐安全隐患中,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联动消防、城管等部门开展“三步处置法”,形成从隐患发现、联合执法到长效管理的完整闭环。今年以来,此模式成功化解重大矛盾纠纷8起,联合执法行动12次,构建起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三圩头村“1+10+N”治理机制正实现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见”、从“村主导”到“多方共赢”的双重转变,为先锋的基层治理持续注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