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在西亭镇西亭社区村卫生室,姚建鑫正在专心为村民看病。“有毛病我都是找他看,姚医生不但医术好,而且不乱开药,还有针灸推拿的绝活儿,帮我们减轻了病痛。”村民任甫兰的话道出了姚建鑫的诊疗风格。
今年70岁的姚建鑫扎根乡村五十年,用银针解除病痛,用脚步丈量医者仁心。从青春年少到鬓染霜华,他以村卫生室为圆心,将守护村民健康的半径延伸至每一条田间阡陌。
1975年,18岁的姚建鑫跟着老赤脚医生走村串户。当看到一位老人因急性腹痛在床上打滚,他攥紧了手中的银针:“学医就得让乡亲们少遭罪。”此后五年间,他白天跟着师父出诊,夜晚在煤油灯下苦读,逐渐掌握了一套“望闻问切+针灸推拿”的诊疗方法,并正式成为一名乡村医生。
2020年退休后,姚建鑫本可安享晚年,但得知村里缺医生,他第二天就返聘上岗。“年轻人不愿来,我走了老人们怎么办?”他不仅坚持坐诊,还主动带教两名年轻村医。每周三下午,卫生室里总能看到他手把手教徒弟取穴定位的场景。
在姚建鑫的推动下,社区组建了“健康护航”志愿服务队,带着心电图机、血糖仪走村入户。三年间,他们筛查出高血压患者327人、糖尿病患者112人,建立健康档案500余份。“姚医生就像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社区党总支书记仇丽华说。
五十年风雨行医路,姚建鑫用坏了38个药箱,为周边几个村居上万名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对困难群众、孤寡老人更是分文不取。有人算过,这些年他少收的诊疗费有十多万元。“我这双手握过锄头、拿过银针,现在还能为乡亲们把脉,这就是最大的福气。”采访结束时,姚建鑫又背起药箱走向村东头,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路上那串深浅不一的脚印,恰似一首无声的医者赞歌。
记 者沈维维 昝润东
通讯员徐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