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刀鱼,不知春几许,俗话说“春潮迷雾出刀鱼”,每到这个时节,刀鱼最为肥美,肉质细嫩。一碗鲜美的刀鱼馄饨成为食客们争相追寻的春鲜。
日前,记者走进五接镇开沙村村民宋靓的工作室,她正在厨房里专注地处理刀鱼。只见她用刀轻轻刮去鱼鳞,沿着鱼脊骨将鱼肉片下。制作刀鱼馄饨,食材的新鲜度至关重要,刀鱼鳞片紧密、鱼眼清澈、鱼鳃红润,这便是挑选刀鱼的标准。“刀鱼的鱼骨可以留着熬汤,用作刀鱼馄饨的汤底,这样吃起来更加鲜美。”宋靓边操作边告诉记者,“清洗鱼肉的步骤也很重要,需要用流动的清水,并且让鱼肉在水中充分浸泡,这样血水才能够清理干净,不会影响馅料的口感。”
将处理好的刀鱼肉放在干净的砧板上,仔细地刮去鱼茸,加一点点葱姜水相佐去腥,搭配点肥瘦兼具的猪五花肉一起剁成肉泥(见上图,顾碧清 摄)。“剁刀鱼肉时,注意剁完要摸一摸肉质是否细腻,如果有颗粒的话就会影响口感。”宋靓传授着自己的经验。接着,往肉泥里加入适量的盐、胡椒以及自制的葱香猪油等调料,用筷子顺时针方向搅拌,直到肉馅变得粘稠而有弹性。如此精雕细琢的馅料,鲜味十足,全无鱼腥气。
宋靓摊开一张馄饨皮,舀起一勺馅,娴熟地将皮对折、捏紧,一个精致饱满的刀鱼馄饨就完成了。一个个包好的馄饨整齐地排列在盘子里,像白白胖胖的“元宝”。皮薄馅嫩的刀鱼馄饨,一口咬下唇齿留香,满嘴春意。
鲜货讲究时令,而清明就是“刀鱼”的分水岭。刀鱼本身刺多绵密,此时的鱼刺柔软、肉质鲜美。清明后刺逐渐变硬,肉质与口感也会天差地别。眼下正是刀鱼馄饨畅销的时候,随着需求增多,宋靓家的刀鱼馄饨实现了批量生产,不仅保留了传统的手工工艺,还对口味进行了改良,“有不少人喜欢荠菜刀鱼馅。清明节前后,刀鱼馄饨的礼盒装很畅销,让很多在外的游子也能尝到家乡的这一口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