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蓁的《梅石锦雉图》纵136厘米、横67.5厘米,题穷款“馨谷”,现藏于南通博物苑,编入《张蓁书画集》。
《梅石锦雉图》描绘的是古拙造型的山石,旁伴粗大雄壮的梅树,一只色彩斑斓的锦雉踞于山石之上。
画中山石纹理纵横、棱角峭硬,呈现出坡石嶙峋的气势,演绎出雄奇险峻的伟岸特色。山石写意,用线勾出圆润的外形,以渴笔淡墨勾绘,略加勾点和皴擦,运笔豪放利落,墨色清透,质感丰厚。
梅树自山石中斜探而出,枝丫苍劲有力,向外屈曲拖展,展示了梅树挺拔倔强的气度。梅树枝干夭矫,疏影横斜。枝丫上星星点点的梅花,繁花似锦,悄然绽放。梅树主干勾勒、皴染而成,细枝、梅花以书法笔写成,单线勾勒墨梅,笔情纵逸,墨韵明净。梅,冰肌玉骨,傲寒而开,其物性多为中国历代士大夫所青睐。元代画家王冕咏梅名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家喻户晓。
画面锦雉丝毛细致、晕染精微,双目凝视远方、神采奕奕,尾羽在梅石衬托下愈发显得华美劲健。锦雉整体设色清丽、格调高古,其毛羽细笔勾写、精细逼真,勾线细柔流畅,喙、爪施淡墨,腹部施浅红,尾羽施淡青,赋色明快典雅,真实细致地表现了锦雉的体态和习性,野逸之中不乏富贵气息。锦雉,亦称锦鸡,头戴“凤冠”、身披彩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禽鸟,常作为锦上添花、前程似锦、富贵吉祥之象征。因其美好的寓意,它成为历代画家们经常表现的一种题材。
通览此作,梅树的扶疏杠斜与山石的沉厚坚利形成富有张力的对比,立于山石之上的锦雉成为环绕的中心,各元素之间相互呼应,浑然一体。画面结构平稳端雅,布局疏密得当,勾线细致挺拔,设色清新恬淡。整幅画自然而灵动,清丽而曼妙,令人赏心悦目,堪为一件十分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