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蓝印花布的染料有什么吗?”“板蓝根。”“是的,我们常说的板蓝根就是染料的一种……”1月31日正月初三下午,在区图书馆里,“蓝韵流芳”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体验活动火热进行。
活动中,南通曹裕兴染坊第五代传人、南通蓝印花布市级非遗传承人曹晓峰向大家讲解了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起源与发展、传统手工印染的工艺和原料,并展示了几幅蓝印花布艺术作品。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连连赞叹。
随后,曹晓峰向大家介绍了扎染的基本知识、特点以及制作技巧等,并示范了扎染的过程:折叠、扎结、染色,动作一气呵成,一条白色的手绢印染出别样的图案。孩子们跃跃欲试,与家长通力合作,一起进行创意扎染。没多久,一件件富有创意的作品纷纷诞生(见上图,周婷婷 摄)。“我觉得我手绢上的花纹像大海一样波光粼粼,好漂亮。”第一次参加非遗体验活动的小朋友王语馨开心地说。
市民王女士带着儿子一起沉浸式体验了扎染制作,“这样的活动增加了亲子互动,也让小朋友学到了更多课堂外的知识,更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非遗文化。”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了解了蓝印花布的历史传承,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蓝印花布文化的无穷魅力,在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次活动有40组家庭参加,我感觉大家对传统文化、非遗文化越来越有兴趣,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只有让大家多接触、多体验,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曹晓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