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阖家团圆是每一位在外拼搏的游子最大的心愿。但也有不少外地人放下了回家的念头,把他乡当作故乡,留在通州欢乐过大年。
“姐妹们,新年快乐!”年关将近,在金新街道的八马茶叶店,来自福建泉州的陈巧红和姐妹们欢聚一堂,品品茶、聊聊家事,在他乡感受浓浓的年味儿。
陈巧红来通工作已经十多个年头了,往年都会选择回老家过年。今年,因为店里比较忙,他们一家选择留在通州过年。老家亲人特意寄来了特产,让她可以一解乡愁,“像福建特产‘五香条’,还有公公婆婆养的鸡鸭,都快递寄过来了。”
留在他乡过年,陈巧红并不孤独,“我们约好了春节期间大家聚个会,留在通州过年的老乡们到店里来喝茶吃零食,讲讲家乡话,共同欢庆新春佳节,蛮热闹的。”
来自厦门的白甘花是嫁到通州的外地媳妇。为了照顾两边的老人,她与丈夫决定厦门和通州轮流过节。“去年一家人回福建过年了,今年就留在通州。两边老人年纪比较大了,我们就轮流陪他们过节。”
近几日,选择“就地过年”的白甘花一点没闲着,准备了很多年货,一家人热热闹闹过大年,“做了我们福建的特产‘五香条’和年糕,还做了本地的包子等,满足家里人的不同需求。”
来自东北吉林的吴小梅一家人来通州定居17年了,通州早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虽然人在异乡,但她依然保留着老家过年的传统,“在老家,我们除夕夜会边看春晚边包饺子,一直包到晚上十一点,等春晚开始倒计时,就烧水开锅、下饺子,寓意来年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就地过年”,身远心不远,真情隔不断。今年,吴小梅把东北老家的老人们接来通州,准备一家人其乐融融在通州过年,“计划先带家人们去南山寺、水街逛一下,再逛逛南通市区,有时间再去附近的城市玩玩,像苏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