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通州本地螃蟹最肥美的时候。近期,位于东社镇的禾丰养殖场正忙着起笼捕蟹,赶在春节前将这道鲜美佳肴送上消费者的餐桌(见上图,张秀秀 摄)。
上午9点,禾丰养殖场的蟹池里,工人们熟练地将网笼收拢,把网笼里面的螃蟹倒入大桶。禾丰养殖场负责人易前云仔细查看螃蟹品质后告诉记者,挑选螃蟹要遵循“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这八字口诀。“像这只螃蟹就是青壳,底要白且干净,蟹爪不发黑,再掀开螃蟹肚子,里面透出红色的膏,说明这只螃蟹很壮。”
养蟹先养草,水草养好了,水质就好,螃蟹自然长得好。易前云入行仅四年时间,但在养殖螃蟹上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除了养好水草,饲料也要用得好,不能滥用抗生素,这样才能养出绿色无公害的优质蟹。”
捕捞上来的螃蟹按照规格挑选分类,打包发货,一部分通过朋友圈进行礼盒预订,其余的则销往上海市场。据了解,禾丰养殖基地共有蟹塘105亩,今年总产量预计25000斤,与以往持平,销售价平均每斤四五十元。因为品质好,这里的螃蟹总是供不应求。每年大约春节前才开始销售,春节一过就全部售罄了。“这种螃蟹是我们的本土品种,南通的水质和黄夹沙土非常适合螃蟹生长,只要在养殖过程中做好管理,本地的螃蟹品质不比外面的差。我们得到的好评很多,顾客都说我们的螃蟹口味好。”易前云说。
不一味追求产量,而是注重质量,让大家吃上绿色无公害的螃蟹,打响本土螃蟹品牌,这是易前云的目标。“目前我们的养殖基地主要针对普通客户,养殖规格为三两的母蟹和四两的公蟹。接下来我计划重新规划蟹池,分区分段,探索更科学的养殖模式,打造更高端的精品蟹,把基地做大做强。”易前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