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石港镇睹史院村,有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王华,他是南通加成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圣耕园的联合创建人。作为在农业一线连任两届的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履职八年来,王华一直关心“三农”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近日,记者在石港镇睹史院村看到,“圣耕园”已初具规模。“圣耕园”是王华与睹史院村联建的特色精品农业项目,该项目占地约5万平方米,分为耕读文化体验区、农产品加工演示区、水生植物景观带等区域,预计明年上半年试营业。“我们想把圣耕园的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向农田变景观、产品变商品、农民变股民的方向去努力,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的作用,让更多的农民跟着我们共同致富。”
石港镇是粮食生产大镇,但存在农地分散、劳动力紧缺等问题,为此,王华发起组建了南通加成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开展专业化服务面积就达到2500多亩,为1200多位农户节本增收1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王华又创建了500亩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用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通过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可追溯认证,优质金南风软米先后获得江苏省优质农产品畅销奖和市、区好大米金奖。
2017年,王华当选区人大代表,同年又当选市人大代表。之后,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百姓心声,提出了“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的建议”“示范村、先进村培育用地保障的建议”“促进我市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的建议”等,协助政府推进“三农”工作。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王华一直非常关注“三农”发展。今年,他走访群众、联系选民,打算撰写与通州品牌农业发展相关的建议。“我想根据通州区目前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品牌农业,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提供有效的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农旅融合发展等途径,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具有通州特色的农业产品和农业品牌。”王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