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持续走低,市民们纷纷开启取暖设备御寒。但一时的暖意也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设备使用不当易造成低温烫伤。近期,区中医院接诊的低温烫伤患者显著增多。
12月23日下午,记者在区中医院外科门诊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近期接诊量比以往显著增加,许多患者都是在使用热水袋、暖宝宝,甚至长时间开着低温档的电热毯时不慎烫伤。烫伤部位多集中于躯干、腰腹处,患者往往因长时间与热源接触且未留意身体细微变化而中招。”科室主任医师邱志强介绍。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44℃~50℃的中等热源,看似温度不高,却会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组织的渐进性损害。“婴幼儿、老年人等群体皮肤更为脆弱,感知能力相对较弱,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因身体不便长时间卧床、需要依靠取暖设备保暖的老人更需特别注意。”邱志强说。
邱志强提醒广大市民:使用取暖设备时应避免长时间紧贴同一部位,如使用热水袋可裹上毛巾,使用暖宝宝应隔衣贴,电热毯则不宜整夜开启,最好在入睡前关闭。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应立即用流动凉水冲洗伤处15~30分钟以快速降温,并及时就医,切勿因一时疏忽而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