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笔情墨趣 其乐无穷

发布日期:2024-12-18 作者:季平 阅读:542

宝乐先生是我几十年的书友,他在退休之际,举办书法作品展,邀写序言,我欣然允诺。但一提起笔,却不知从何写起。犯难之时,突然想起了一位教育家的话:“人要有本专业外的兴趣和爱好,琴棋书画,轻歌曼舞,有点业余爱好,可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会使生活更加美好。”这让我找到了写序言的话题由头。

认识宝乐先生,始于书法。因为志趣相投,共同语言就多。作为通州籍书法爱好者的我,虽然只是在回乡探亲时才有几次和他相晤的机会,平时联系也不多。但宝乐作为通州书法的领军人物,他为人为艺的口碑时有所闻;他取得的成绩和作出的贡献,令我由衷钦佩。

宝乐出生于泰州姜堰,大学就读于江苏农学院,毕业后在通州住建局等单位工作三十余载,直至退休。作为体制内的公职人员,他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履职尽责,淡泊宁静,是一个“三观”正、有担当、有作为的人。工作之余,舞文弄墨是他的一大爱好、一种乐趣,也是他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他临池不辍,深入书法的创作和研究,作品多次在全国和省市重要展赛中入展和获奖,数十篇学术研究文章在《书法》等专业刊物发表,令人瞩目。

最近,我有幸拜读宝乐先生此次展览的全部作品,可谓一饱眼福。赏读之余让我对其书法的取法取径、临创理路以及审美视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宝乐擅篆、隶、楷、行诸体,篆书胎息《散氏盘》,隶书根植汉碑,楷书效法《泰山金刚经》,行书情系二王。诸体取之有道,渊源分明。其楷书和行书临中有创,创中有临,在临创的转换中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语言,作品在有法无法之中给人以表达自然、平和可亲之感。我更欣赏他的隶书和篆书,其隶书以汉碑筑基,参摩崖气度,得《石门颂》之形神,线条沉着劲健,结字自然大方,体势瘦劲奔放,作品彰显了汉隶固有的朴拙雄浑和正大之气。宝乐篆隶兼修,隶中参篆,篆中融隶,其篆书得《散氏盘》古朴、率意、苍茫之气,作品在篆隶融合中探寻着审美情趣。

当今社会科技信息高度发达,“曲水流觞”之乐虽不可多得,但艺术在立德铸魂、激励修身、鼓舞敬业中,能直接提升人生的价值、生活的品位、生命的质量。宝乐先生钟情翰墨,更爱岗敬业。他在业务管理中激发了对书法艺术的领悟、驾驭和追求。书法艺术的点线之美以及用笔、结体、章法中的矛盾关系与和谐构成,提升了他在管理工作中对各种关系的艺术处理能力,使工作与爱好相得益彰。

艺术与人的心性、品质、学养、修为有着密切关系。只有人品不断地走向崇高,方有人生境界的升华;只有心性由净而慧的修正,方有心神的清灵,也才有艺术清气的溢出。宝乐先生在学书过程中始终秉持人艺双修的原则,将内在的人格修为作为从艺的基石,以人生提升艺术,以艺术阐发人生。面对社会的喧嚣和浮躁,他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既无烦心之恼,又无名利之累,在人生的艺术中充分享受艺术的人生和快乐,这也许就是宝乐先生为人为艺的秘诀吧。

尊道而行,会心不远。愿宝乐先生视退休为新生活的开启,不断进取,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行稳而致远,在笔情墨趣中享受人生的乐趣。新年将至,愿此展为通州人民奉上一道文化大餐和书法盛宴!是为序。

2024年10月7日

(季平: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协艺委会委员,多次担任全国书法作品展评委。书法作品五十余次入展中书协主办的全国大展,其中隶书、楷书作品分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三届二等奖、第四届二等奖。出版有《季平书法作品集》等六本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