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数智时代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进路

发布日期:2024-12-16 作者:通州区委党校 于盈 阅读:563


数智技术已然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人类社交范式,这给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衍生出了新的风险挑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作出具体部署,为数智时代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将数智技术势能转化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实际效能具有重大意义。

一、严守主阵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领导权

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一是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数智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主动求变、化危为机的根本政治保证。要以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抓手,建立起目标明确、权责清晰、行之有效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把意识形态的工作要求融入国家战略之中。二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是有效应对化解数智技术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的首要制度保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够有效破除资本逻辑对人民意志的裹挟,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面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削弱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同的现实,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心地位,利用数智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数字空间,提升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解读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确保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始终占据思想主阵地。

以提升多方素养为抓手,促进主体理性价值回归。一是培养公众的数智素养。引导公众认清数智技术的生成逻辑和运行原理,培养公众敏锐的数字意识和数字思维,让公众能够审慎使用数智工具,识别抵制数字平台中暗藏的有害信息,批判看待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以人本逻辑破解“技术崇拜”。二是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掌握话语传播规律的专业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必须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通晓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全面把握数智技术带来的新情况、新趋势、新挑战,提升政治鉴别能力、信息甄别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熟练运用话语传播规律开展网络群众工作。同时,通过培养“意见领袖”来强化正面声音、引导中间声音、疏解负面声音,提升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三是强化科技工作者的意识形态素养。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科技伦理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让他们自觉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转化为机器语言,规范技术和工具的意识形态取向。

二、织密防护网,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管理权

以技术赋能为切口,让主流价值和数智技术相融。一方面,要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必须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切实增强我国数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整体数智技术水平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为我国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强的技术保障。另一方面,要向算法注入主流价值。主流意识形态要善于搭上“智媒”赋能意识形态传播的快车,加大党媒算法的开发运用力度,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对算法技术的驾驭能力。构建起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数据库和大型语言模型,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算法优先级中的权重,让算法在自主深度学习中实现“算法纠偏”,变“流量至上”为“流量向上”。

以风险防范为核心,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一方面,要完善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机制,做好网络信息的“事前把关”。在数智产品进入市场流通之前,对其进行严格的意识形态审查,确保在售的数智产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对各类数字平台生产的数字内容的审核、监管与纠正,建立监管责任制度和问责惩戒制度,构筑网络信息过滤“防火墙”,确保数字平台提供的信息内容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要健全网络意识形态舆情管控机制,实现网络信息的“事后把控”。充分发挥好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对互联网进行严格实名制管理的前提下,允许用户参与对数字内容的审查和监督,鼓励用户积极举报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有害内容。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网络爬虫、文本挖掘、图像识别和语义分析等舆情监控技术,加强对网络受众的思想动态研判和分析,布好监督预警和应急处置的“防守阵”。

三、弘扬主旋律,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构建立体传播矩阵,加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力。一方面,要以融媒体集群实现传播全覆盖。主流媒体要善于和新兴媒体结合,形成资源和技术互补、数据和平台共享的融媒体集群。深化主流媒体账号细分,让主流媒体下沉覆盖至各类文字、短视频、直播数字平台,在重大节日、关键节点形成主账号与各级子账号间的同主题协同传播,最大程度发挥媒体矩阵效应以提升主流话语传播力。另一方面,要以双向互动强化情感认同。以多种智能交互技术全景式、立体式呈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内容,以网民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及时对网友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在互动式沟通中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认同,走出数智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群众路线。

革新主流话语体系,增进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渗透力。一方面,要善用生活话语体系。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必须尊重受众普遍的理论素养水平,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借助数智技术转变传播方式和话语风格,将理论逻辑转换为生活逻辑,将宏大的政治叙事改为微观的柔性表达,将枯燥刻板的公文语言、政治语言改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大众语言,以“非说理性”“非严肃性”的方式在生活化议题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要巧用圈层话语体系。通过算法技术分析掌握不同圈层的话语特色、话题偏好和表现形式规律,总结概括各个圈层的价值诉求和认知水平,配合大数据技术精准匹配圈层特征,采用不同圈层偏爱的话语表现形式对其有针对性地推送差异化的社会议题和话语内容,形成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态势,以此获得社会多元主体的支持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