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经过更新改造的兴仁镇民主街正式开街,拉开了这条百年老街蝶变迎新的篇章。老街新建的停车场秩序井然,背街里巷干净如洗,新安装的路灯将弄堂照得格外亮堂,行走在新建的水泥路上,居民笑容满面,文明礼让……
生活在老街的退休教师老张喜爱摄影,面对老街今非昔比的变化,他用镜头记录下了民主老街的新面貌,也由衷地为兴仁镇人大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实践感到振奋。
广纳民意 调研老街听心声
今年年初,兴仁镇人大代表们在开人代会前的调研时发现,兴仁镇民主街这条百年老街居住的老人多,但老街内的道路因年久而坑洼不平,路灯经常不亮,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停车难成了新问题;老街菜市场附近的陈旧垃圾较多,与周边的居住环境形成鲜明对比。代表们觉得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导致老街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代表们将收集到的民意汇总上报,镇人大与职能部门、所在社区深入分析研判,终将“老街改造”列入镇区提档升级的民生项目。“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作为代表就是要准确收集民意,第一时间反映,让民生愿景落地生根。”镇人大代表季锦华和周庙生都这样表示。
群策群力 共谋老街新画卷
“老街改造”项目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民主街的每个角落。项目改造涵盖了路灯亮化、停车场修建、垃圾清理、道路修补等。通过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每一步工作都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代表们积极行动,深入一线监督,主动走访群众,及时协调对接施工单位与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代表们在一次走访中听说了附近一户居民突遭家庭变故,生活拮据,人大代表黄鑫颖积极提供帮助,这一暖心行为给老街改造又增添了一股暖流。“没想到我上次反映的老街问题解决得这么快,感谢代表们能倾听我们的声音,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感觉心里暖暖的,很舒心。”老街居民丁大妈高兴地说。
凝心聚力 老街旧貌焕新颜
如今的民主街干净如洗,旧貌焕新颜。新安装的5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居民夜晚回家的幸福路;新修建的150平方米的停车场内,车辆有序停放,大大缓解了居民停车难问题;翻新修筑的1000米长的水泥路平坦、宽阔;陈旧垃圾全部清理,老街面貌焕然一新。用张老的话讲,“这一点一滴的变化,将群众呼声与政策落实、基层发展精准契合,充分保障了基层群众自我管理的权利,现在的老街美丽宜居,老街的变化可圈可点。”
为确保项目改造成果持续巩固和提升,兴仁镇人大还定期组织代表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文明素养,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维护的良好氛围。
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到宜居环境整治,民主街的民主韵味越发浓厚,民主成色越发夺目。兴仁镇人大通过融汇民情、融合民智、化解难题,听取群众最原汁原味的声音,汲取代表最接地气的智慧,将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民主街治理全过程,在各方诉求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民声”与“民生”共振,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在基层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