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冬桃满枝喜丰收 铺就乡村振兴路

发布日期:2024-11-13 作者:沈维维 周陈晨 阅读:807

冬桃种植户徐永建满脸收获的喜悦。 沈维维 摄

初冬时节,平潮镇四十里村的冬桃进入成熟期。11月11日,记者走进冬桃园看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筐,丰收的场景令人“桃”醉。

桃园内,绿油油的桃树上挂满了用纸袋包裹着的冬桃,空气中弥漫着甜美的果香。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每天有数千斤冬桃走向市场。“今年的桃子产量比较高,个头也比较大,平均一个桃重七八两,大的甚至有一斤左右。”捧着沉甸甸的冬桃,桃园的农场主徐永建脸上溢满了丰收的喜悦。

十年前,徐永建从山东临沂来到通州,在四十里村承包了二十多亩地种植水果。敏锐的市场嗅觉让他瞄准了冬桃,首次试种竟让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种得不错,收成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冬桃的长势是历年最佳,一棵树收30多公斤桃不成问题。根据这几天的销售情况,预计今年的销量会持续上升。”

四十里村的冬桃园位于主干道旁,南来北往的人较多,桃子主要通过路边摆摊和游客自采两种方式进行销售。在其中一个摊位上,记者看到早上采摘的桃子被整齐地摆放在水果筐里,不少路过的行人停下来选购。顾客王先生说:“我从海安回南通,过来买些回去给家里人吃。这个冬桃又甜又香,每次路过都会买。”

冬桃果实较大,颗颗圆润,色泽鲜艳诱人,以其晚熟、口感脆甜、营养丰富等特点备受市场青睐。徐永建介绍,四十里村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让这里成为冬桃生长的乐园。“这里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而且土壤是沙土地,雨水和地下水也充足,这里结出的冬桃比我们山东老家的个头更大、口感更好。”

具备“天时地利”的冬桃产业,还有“人和”因素的加持。目前,四十里村有冬桃种植基地50多亩。为保障冬桃产业发展,该村为果农们提供基础设施和销售点位等服务。同时,帮助联系合作企业,保障冬桃销路。“通过我们的服务,一方面提高种植大户的收入来源,另外一方面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把我们四十里村的水果品质越做越好。”平潮镇四十里村党委书记孙玉信心满满地说。

这颗甜蜜果只是四十里村四季花果园结出的硕果之一。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利用区位、气候、土壤等条件,先后打造了草莓、葡萄、黄金瓜等多个农业项目,种植面积150亩,年销售额300多万元。“甜蜜经济”正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孙玉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注册本土水果品牌,开展亲子采摘活动,引进网络直播,大幅提升四十里村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农业发展活力。”

“四季飘果香”的四十里村,果农的致富路正越走越宽,乡村的振兴路越来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