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通州家纺流年织梦成锦绣

发布日期:2024-10-09 作者:徐艳梅 顾文文 阅读:752

曾经的志浩市场(资料图)

如今的南通家纺城(川姜镇) 卑多敏 摄

国庆前夕,站在宽敞明亮、床品琳琅满目的展厅里,陆维国抚摸着公司与沈绣博物馆合作的新品沈绣系列床品,感慨地说:“当年蹲在地上摆摊叫卖枕套的时候,只想到糊生活。现在我的梦想是‘走匠心之路,树百年宝缦’。”

作为江苏宝缦家纺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陆维国验证了“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的积淀”,更见证了南通家纺行业的发展。有了几年摆摊、开门店的积累后,1994年,陆维国兄弟俩想买最新的电脑绣花机发展生产,父亲极力反对,他觉得一台绣花机要30万元,一辈子都赚不回来。“我们现在用的绣花机比那时候贵不了多少,但精度、品质更高,所以能做出非遗‘沈绣’的风采。”陆维国说,不仅绣花机更新迭代了,他们的车间也智能化了,先进的吊挂系统、自动化裁剪,一套设备就要一千多万元,效率大大提高,“我们的发展是吃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缩影。”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方式改进了,销售模式也变了。改革开放以来,家纺的销售渠道经历过多次迭代,面对直播的新风口,宝缦当然也不会放过。此前,公司已在全国开了六七百家门店,还推出了线上销售的专有产品,年销售总额近六亿元,年均研发推出新品200多个,“宝缦”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作为我区首先“触电”的行业,通州家纺在不断转型升级中逐渐走向世界,不少家纺企业建立海外“朋友圈”。宝缦产品就已销售到中东、东欧、北美等地区,去年外贸出口近2亿元。我区还深入研究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升家纺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和数字化发展水平,构建全渠道营销模式,将“数据流量”转为“经济增量”。

在与宝缦家纺公司相距不远的纤意坊直播生态中心,各店铺、共享直播间里,主播们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推介着各自的产品。这里是我区家纺面料头部企业金太阳集团与中国家纺协会共建的中国家纺直播生态产业园先行示范区,迈出了南通家纺直播电商产业发展的跨越一步,自去年6月运营以来,已直播超200场,成交总额超9亿元。

沿新世纪大道向南,只见南通家纺城楼宇林立,车水马龙。上世纪80年代,这个全国最大家纺产业集聚区和全球最大家纺生产基地还只是六七十个摊位的简易市场,是志浩市场的雏形。

见证南通家纺产业的起步、艰辛、崛起腾飞的是所有家纺人。张平退休前是家纺城管委会党支部书记,他说他家三代做家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只是从外省采购面料回来批发销售,后来女儿女婿做电商微商,现在又捣鼓起了直播,“变化太大了!”站在家纺城管委会大楼前,他指点着周边慨叹道,当初这里的摊位只是楼板搭的,后来建了小平房的简易门面房,再后来造了二层楼,变成精品商铺,然后政府又规划蓝图,把志浩市场建成了南通家纺城,有4000多套精品门面,接着借力互联网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微供市场等。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如今的通州家纺产业已从单纯的“数量经济”升级到“质量经济”,再迈入“品牌经济”,拥有8个家纺中国驰名商标、22个省著名商标、13个省名牌产品及5家工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企业。

从家纺地摊1.0到高端家纺5.0,从“桥头路边”到“云端繁盛”,这背后是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是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也是蒸蒸日上的国力昌盛。目前,南通家纺城已汇集4000家直播电商企业,去年销售额超1200亿元、电商销售额550亿元、外贸出口额59.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