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沈维维 赵建明)9月26日,全市新质生产力助力水稻增产提质交流会在我区举行。国外农业专家和省市区级农业技术人员、种粮大户齐聚一堂,解锁粮田里的丰收“密码”。
在十总镇陈国华家庭农场和金沙街道万顷良田,一亩亩稻田连成黄绿相间的海洋,观摩人员来到稻田旁,一线听取生态农业新技术在田间的运用情况及效果。生动丰富的农业知识课堂让在场的种植大户们受益匪浅。来自五接镇的种粮大户王进表示:“参加今天的活动收获很大,我要继续把新的产品、新的技术用到水稻、小麦、油菜的生产上去,提高产品的产量,增加我们的收入。”
在盛发科技产业园,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二级研究员张绍明应邀作《稻田杂草发生现状及绿色防控对策》主题报告。江苏爱佳福如土壤修复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瓦丁米尔教授介绍了双S健康肥中的天然硅制剂融地美的作用机制,展示其在提高生物量、提质增产、提高抗逆性等方面的功效。
“我们的目标是改善环境,生产更多健康的农产品。我们的科技技术是基于不同大学所研究的新生物,它是天然的,使用后植物可以抵抗不利的气候条件和其他灾害,希望更多的农民可以看到和传播这一技术。”瓦丁米尔教授表示,多年来,他与江苏爱佳福如土壤修复有限公司合作,运用“活性硅”土壤修复改良技术,有效解决了因土壤酸化导致的农作物生长问题,助力农作物增产提质。
区农业农村局作栽站站长吴永军表示,当前农业面临农药抗性增强、化肥农药使用受限、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需要有完善的产品和技术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生态综合技术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得到了农业专家和广大农户的高度认可,希望农业战线各主体积极发挥作用,用优质的产品和科学技术为农业发展助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