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刘桥镇人大积极探索推行“代表+”履职模式,发挥好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引领、带动作用,助力推动基层融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人大代表+调解员”,助推矛盾纠纷调解
人大代表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始终站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的第一线。面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徐园村人大代表迅速响应、主动作为。他们深入百姓,实地考察,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全面了解矛盾纠纷的实际情况。“调处化解工作主要是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既要耐心,又要诚心,用心用情讲法律、说政策、摆事实、掰道理,矛盾纠纷才有可能调处化解好……”在人大代表集中活动时,镇人大代表、镇党委副书记曹春玉分享自己参与矛盾纠纷调解的心得体会,“只有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只有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共同绘就和谐徐园的美好蓝图。”
人大代表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公信力,组织动员人大代表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更有利于矛盾纠纷的调解。徐园村代表联络站充分运用民情座谈等活动契机,发挥好人大代表“润滑剂”“减震器”“稳压阀”的作用,听民意、解民忧、纾民困。今年以来,徐园村人大代表共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32起,其中成功调处化解31起。
“人大代表+新农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烈日下,徐园村的瞿吉云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喷洒农药。作为镇人大代表,瞿吉云不仅是一位观察者,更是一位行动者。她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朋友并肩作战,在她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拥抱新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推动徐园村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绿色农业转型升级。
从智能温室到精准灌溉,从无人机植保到大数据管理……作为新时代的“领头雁”,代表们让一项项新技术在农田里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代表们还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搭建农业合作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市场拓展。
在人大代表的引领下,徐园村新农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人大代表+网格员”,温暖民心显优势
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密切联系群众的特点和优势,充分依托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模式,让人大代表参与到网格管理中,担任辖区内基层治理网格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宣传,提升居民群众法治意识。在代表们的宣传带动下,群众知法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不断提高,有力地推进了社会基层治理建设。同时最大限度发挥人大代表在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维稳、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徐园村充分调动人大代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将群众的心声和诉求向镇人大反映,把村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人大代表工作重点,积极收集民意、反映民意、解决民忧,打造代表履职的“新平台”、收集民意的“新渠道”、服务群众的“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