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通州网!

乡村治理“三步走” 答出善治“高分卷”

发布日期:2024-07-18 作者:顾灏 阅读:879

盛夏时节,走进平潮镇四十里村,只见一排排崭新的别墅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路整洁干净,两侧绿树成荫、繁花锦簇,处处展现出和谐美好的新农村画卷。在不远处的乡村大舞台上,一群村民正伴着音乐欢快地跳舞,篮球场里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正在你争我抢……“现在村里的环境大变样,道路天天有人清扫,垃圾及时清理,我们就像住在花园里,心情格外舒畅。”20组村民王有连高兴地说。

四十里村位于平潮镇北首,村野和美、产业兴旺、交通便利,素有“凤凰宝地”“牡丹故里”之美誉。近年来,该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先,从党建“切题”、网格“点题”、服务“解题”“三步走”入手,加快构建契合本村实际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打开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苏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南通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南通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示范点、通州区星级基层党建示范点、通州区美丽庭院示范村等荣誉。

党建“切题” 擘画基层治理新图景

7月11日上午,记者在平潮北工业园区看到,施港横河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新修的堤岸沿着河流蜿蜒,两岸栽种的树木郁郁葱葱,与河水交相辉映。“经过村里的大力整治,这条河变得清澈了。”在园区工作的刘先生笑着说,每天路过施港横河成了一种享受。

施港横河全长1公里,过去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为此,四十里村党委先后花费10多万元进行“重拳”整治:累计清除杂物100多车次、鸡棚鸭窝40多处,清淤1000立方米。“接下来,我们还要进行升级改造,不仅在河坡上种植草坪,还要用木桩护堤,为园区增添一抹亮色。”村党组织书记孙玉表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落户四十里村的平潮北工业园区,如今已有多家企业入驻,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用好党建“一根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近年来,四十里村积极打造“驿路同心”党建品牌,创新成立五色牡丹党支部,形成“党委—特色二级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有针对性地服务好北工业园企业和工人群体,并聚集多元能量,充分吸纳企业家、乡贤人才、种植大户、技术专家等各类人才。通过党委带领党员、党员发动群众的方式,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村级事务,共同擘画基层治理新图景。

网格“点题” 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

“孙书记,18组的涵洞排水堵塞了,暴雨积水已经淹没了农田,还蔓延到了农房……”7月的一天深夜,孙玉突然接到网格员的求助电话。汛情就是命令!孙玉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抢修清理,确保了排水通畅。

基层治理连着千家万户。四十里村深入探索“党建+网格化+网络化”治理体系,将村域划分为3个大网格、24个小网格、31个神经末梢,构建“四长三官一律”网格服务体系,打造“村党委+网格长+网格员”的三级联动体系,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张大爷,最近身体还好吧,有什么难事跟我说。”每次24组党员、志愿服务者高桂银走在路上,看到遛弯的老人总会与他们热情地打招呼,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村里上演。

党旗所至,冲锋不止。四十里村以“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治理理念为引领,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调动各方力量“解码”,致力服务水平“加码”,将排查矛盾纠纷、采集社情民意的“触角”延伸到辖区各个角落,全面强化对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等领域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对辖区重点人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不遗漏、全覆盖,切实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

服务“解题” 增加基层治理新势能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在村中心路两侧,瓜果售卖亭随处可见。晶莹剔透的葡萄、鲜嫩欲滴的桃子……李冠军的水果摊吸引了不少市民。

来自徐州的小伙子李冠军,六年前举家到通州承包了50亩地种植水果。“我种植的水果品种比较多,光桃子就有水蜜桃、油桃、黄桃、冬桃等,保证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卖。这些天有桃子、葡萄、梨子出售。一年亩收益一两万元。”李冠军一脸自豪地说,“虽然是新通州人,但这里的村干部非常关心我们,这个水果售卖亭就是村里统一新建的。平时遇到排水和与村民之间的小摩擦等问题,都能及时帮忙解决。”

这仅是四十里村擦亮党建品牌、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的一个小镜头。

夯基垒台,积厚成势。近年来,四十里村以“驿路同心”党建品牌为龙头,建立“驿站”式服务平台,积极倾听百姓呼声,直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除了供游客休闲观景,村观景议事台还用于村民协商议事,让更多的群众“说事”“议事”“理事”,大家围坐一圈,以“唠嗑”的方式把“大道理”讲小,把“远道理”拉近,让“村里事”变成了“家里事”。

新丁平公路作为村主要干道,随着通皋大道一期通车,新丁平公路车流量明显增多,各地水果摊位竞相涌入道路两侧,严重影响道路安全和村容村貌。为此,村党委拿出“诊方”:使用统一样式的售卖亭,摆放至指定位置;签订租赁合同,落实摊主主体责任;成立村道路管护队,进行常态化管理。“接下来,我村将把售卖亭窗口融入便民服务、信息咨询、文明乡风宣传等功能,打造服务群众的‘不打烊’服务站,全面打通社会治理的末梢‘微循环’。”孙玉表示。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四十里村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整合基层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强化为民服务,不断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进一步打开乡村振兴新格局,为平潮科技创新区建设和省级经济发达镇创建贡献力量。